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这项工程,正在改变中国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21-05-15
25750
  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继2020年11月13日在江苏扬州考察东线工程,时隔半年又考察中线工程,凸显总书记对南水北调这一重大工程的重视。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在2013年和2014年正式通水时,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作出重要指示。东、中线全面通水以来,这一工程正在改变北方的模样,重塑着中国水资源分配格局。
  横空出世

  构建“四横三纵”国家骨干水网

  南水北调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从1952年开启宏伟设想,到2002年开工建设,这个旨在破解我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问题的巨型工程,筹谋了半个世纪。

  党中央高瞻远瞩、科学谋划,最终作出分东、中、西三路实施南水北调的战略决策,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优化水资源配置

  已调水431亿立方米 超1.4亿人直接受益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考察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时指出,要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正是对水资源进行的科学调剂。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11日,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将431亿立方米的长江水调到了北方缺水地区,超过1.4亿人直接受益。其中,东线累计向山东调水52亿立方米,惠及沿线18个大中城市约6700万人;中线累计向京津冀豫调水379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4个大中城市约7900万人。
  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打造“清水走廊” 让更多人告别苦咸水

  千里调水,水质是焦点。供水须确保水质安全。

  通水前,东线工程的南四湖入湖53条河流,水质几乎全是劣Ⅴ类。经过铁腕治污和生态维护,东线工程通水以来,输水干线水质已经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水质安全保障,涉及工程沿线水污染防治,同样涉及调水区的水源地保护,以及水质监测。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生态补水逾53亿立方米 让河湖重现生机

  5月的北京密云水库,水面波光粼粼,岸边鲜花盛开,水丰景美。这得益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向北京调水量逐年递增。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南水北调工程显著地改善了密云水库的水生态环境,同样也适时地缓解了沿线河流的“饥渴”,让受水区40多条河流重现生机。

  畅通南北经济循环

  促进产业升级 推动受水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东、中线一期工程初步打通了长江水向华北和山东半岛等缺水地区的供水通道,产生巨大的供水经济效益,推动受水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可以期待,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一旦实施完成,我国将建立起“四横三纵”的国家骨干水网,届时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将进一步优化,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南水北调工程必将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央视快评】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

下一篇南水北调 国之大事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