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大连贝雕精品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开幕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21-05-13
14483

  大连贝雕 惊艳京城_fororder_贝雕1

  《貔貅》

  大连贝雕 惊艳京城_fororder_贝雕2

  《龙腾盛世》

  大连贝雕 惊艳京城_fororder_贝雕3

  5月7日至5月2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传统工艺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委员会学术支持,大连市文旅局、甘井子区人民政府承办的“贝阙天工 万物更新——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贝雕精品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开幕。

  作为恭王府博物馆2021年度品牌活动“传统技艺 美丽中国——传统技艺精品系列展”之一,本次展览以“贝阙天工 万物更新”为主题,主要选取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连贝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阿山及金阿山艺术馆40余件代表作品,向观众展示大连贝雕的历史文化、制作技艺、工具工序。

  展览有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材美工巧”主要介绍大连贝雕在上世纪中叶的发展概况,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工具及技艺流程,复原20世纪50年代大连贝雕作坊一角,传承人在现场演示传统技艺。第二板块“家喻户晓”主要介绍大连贝雕技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历程,复原当时大连结婚必备用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贝雕画)家居场景。第三板块“万物更新”主要介绍大连贝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谱系、创新性成果及其代表性作品。这些融合了中华传统工艺和现代创新设计理念的贝雕精品,巧用贝壳的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构图新颖、工艺精湛、色彩绚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令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展览开幕式上,为全面展示大连传统海洋文化,实现静态展览与动态表演有机结合,大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长海号子”一行12人现场表演了代表作《喊海》。展览期间还举行了“振兴传统工艺学术论坛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贝雕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的20位非遗工作和工艺美术界专家围绕“大连贝雕的保护与传承”“大连贝雕发展、创新路径探索”展开研讨,为大连贝雕未来传承和发展打开新的思路。

  本次展览是推动大连地方特色文化“走出去”、讲好大连故事、传播大连声音的有效实践,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辽宁贝雕之乡”甘井子区

  大连贝雕工艺历史悠久,经多年传承与发展,于2020年被列入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甘井子区是大连贝雕文化的“地标”区域,自古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贝壳资源,贝雕工艺源远流长,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片区域的人们便善于用贝壳制作各种精美的贝雕制品,当地庞大的汉墓群中也考古发现了大量贝类生活生产用品。

  为传承悠久历史、弘扬工匠精神,甘井子区一直高度重视贝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大连市拥有的多家贝雕企业和贝雕大师工作室中,70%以上都落户在甘井子区,该区也已成为大连贝雕的展示、生产、科研、校企结合、文创及专业人才培训的核心地区。

  为本次展览贡献作品,被誉为“贝雕第一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手工艺大师金阿山也是甘井子区人。他在甘井子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师承传统贝雕技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出国内无人掌握的贝壳软化技术,总结归纳出设计、选料、粗胚处理、细胚处理、手工精雕、粗磨、抛光、立体塑形、组合装配等10多道贝雕工序,创作出《九龙壁》《龙船》《凤船》《百鸟争艳》等大型贝雕名作,成为世界贝雕手工技艺的代表性人物。他还率领攻关组,利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开创出“珍贝艺术”系列作品,在贝雕产业升级上作出积极贡献,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同时,甘井子区也不遗余力地推动贝雕产业的创新发展,让传统工艺走出作坊,实现创造性转化。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基本原则,甘井子区政府采用多种形式,扶持一个或几个经济实力强的实体经济,以点带面,打造“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的新平台。2018年6月,“大连工匠部落暨金阿山艺术馆”揭牌,该馆目前已成为集研发创新、展览展示、旅游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2019年8月,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授予甘井子区“辽宁贝雕之乡”轻工特色区域荣誉称号,这既是甘井子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大连市贝雕产业的一件盛事。2019年11月,金阿山艺术馆上百件贝雕作品精彩亮相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珍贝艺术立体贝雕作品《九龙壁》获博览会所举办的国家级工艺美术专业奖项“百花奖”金奖,《貔貅》《如意》分获银奖,金阿山艺术馆也因为是获得奖项最高最多的参展单位而声名远播。

  未来,甘井子区将争取申报“全国贝雕之乡”轻工特色荣誉称号。(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彭杭 大连市文旅局供图)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大连日报,来源地址:http://tour.youth.cn/xw/202105/t20210512_12934125.htm)

上一篇长白山高铁建设如火如荼

下一篇长白山下感悟森工文化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