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教育界聚焦乡村振兴:教师人才队伍须“下得去、留得住”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21-04-17
15802
  15日,教育促进乡村振兴高端研讨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回顾与展望活动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宋磊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必然选择。对乡村来说,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本次会议由西北师范大学主办,来自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单位、大学等80多位代表莅临本次会议。  

  宋磊认为,发展乡村教育,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建设素质过硬的乡村教师队伍,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倾斜和支持力度,是振兴乡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因此,他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行深入研讨,让乡村教师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真正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

  甘肃省是中国农业大省,也曾长期是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省份。受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甘肃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先后在甘肃省相继实施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联合新计划(JIP计划)”、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世行贷款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等一批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

  宋磊表示,这些项目关注乡村儿童学习、教师与校长发展、学校与社区有效融合,更关注教育系统深层的变革。这些项目在甘肃的实施,不仅推动了甘肃基础教育的发展,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财富,生成了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中国智慧”,项目实施的实践设计和行动方案为中国教育援外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俊宗表示,该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域优势、教育学科优势以及专家团队优势,积极配合甘肃省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在实施各个国家教育合作项目的过程中,西北师大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推动西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有自身品格的教育学科发展之路。

  张俊宗称,本次研讨会将系统总结甘肃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合作的成果经验,汲取甘肃农村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实施的智慧与力量,有效利用国际资源推动本土教育发展与能力建设,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新思路,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提供新模式。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ZX/nyyw/./202104/t20210416_7651046.htm)

上一篇我国开展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

下一篇胡春华强调: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和抗灾夺丰收工作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