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快捷,有了这笔贷款,今年春耕就不愁了。”以前,吕向民总为春耕贷款跑银行,带着结婚证、房产证、土地证,签字画押,折腾下来就是个把月。有时还需几家相互担保,风险很大。
帮助吕向民获得贷款的是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联合推出的“全省农业金融服务项目”。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依托黑龙江省农业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成果,推出“农业大数据+金融”支农模式。
据了解,这一模式利用现有大数据资源,特别是土地确权成果、种植者补贴数据等,可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服务,实现了农业信贷征信体系的重构和农业融资模式的重大创新,有效破解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说,利用大数据找到依法合规经营农户后,银行针对农户重点采集征信、司法、失信被执行等22条信息,“精准画像”后计算客户授信额度,实现授信、抵押、放款等全流程线上操作。
针对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类客户,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推出了地押云贷、农信云贷、垦区快贷等线上信贷产品。用户打开手机银行软件,能获得多少贷款,一目了然。
手机正成为广大农户信赖的“新农具”。黑龙江省讷河市龙河镇保安村丽丽家庭农场负责人杨丽丽,一开始不敢相信有这好事,贷上款后“老兴奋了”。她说,通过手机App终端进行线上操作,可以实现“秒申秒贷”,随借随还。
今年是杨丽丽第三年线上贷款。在此之前,她经常因春耕用钱量大“挠头”;现在坐在炕头,操作下手机就能贷款了。“解决了大难题,而且利息也比过去低。”杨丽丽说。
科技赋能、线上操作让“数据多跑路,农民少跑腿”。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有关负责人说,“农业大数据+金融”支农模式节省时间的同时减少人为干预,降低贷款成本。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黑龙江“全省农业金融服务项目”于2018年11月上线以来,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21年3月末,黑龙江农业金融服务平台发放贷款217亿元,惠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666个及17万农户。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继续推动金融服务平台升级,全面满足农业农村“应贷尽贷”的融资需求,不断激发农村金融服务活力,创新金融支农产品,为“全国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04/t20210415_7650256.htm)
上一篇科学保护修复治理黑土地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