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全国植被生态质量达20年来最高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21-04-08
12737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绿道全长150公里,80%依湖而修,由淳杨线绿道、千汾线绿道和排岭半岛绿道组成,湖光山色,七彩植被,景色如画。图为游客在千岛湖绿道骑行。

  王建才摄(人民视觉)

  (记者刘毅、潘少军)中国气象局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2020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水热条件总体好于常年和2019年,植被生态质量和固碳量达2000年以来最高,地表变绿、固碳能力显著增强。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薛建军介绍,2020年全国平均降水量达694.8毫米,较常年值(1981—2010年均值)偏多64.9毫米,较2019年偏多49.2毫米;全国平均≥0℃积温为4312.9℃·日,较常年偏多3.9%,接近2019年,水热条件总体利于植被生长和生态质量提高。

  薛建军表示,最新监测结果表明,2020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68.4,较常年提高7.3%,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植被通过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植物碳,除去植物自身呼吸的碳损耗所剩的部分)和植被覆盖度,较常年分别增加43克碳/平方米和3.0个百分点。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提高1.2%,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增加26克碳/平方米。

  薛建军说,2000—2020年全国植被生物量也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12克碳/平方米,2020年全国平均植被生物量达1159克碳/平方米,较2000年增长了27.5%,植被固碳量达2000年以来最高,地表变绿、固碳能力显著增强。

  公报显示,2000年以来,全国92.6%的区域植被生态持续改善,全国草原区和林区2020年生态质量达2000年以来最好。

  公报还指出,从植被固碳释氧服务功能来看,2000年以来,全国林区有90.7%区域植被固碳释氧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内蒙古东部、四川、贵州、广西等部分林区植被吸收二氧化碳量和释放氧气量,平均每年增加30克/平方米以上,2020年全国林区固碳释氧水平达2000年以来最高。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来源地址:http://tour.youth.cn/xw/202104/t20210407_12835837.htm)

上一篇恭王府赏花地图:赴一场芳香之约!

下一篇“英雄城”涅槃重生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