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昭通4月6日消息(记者陈鸿燕 通讯员苏燕)截至目前,云南昭通大山包保护区共监测到76只黑颈鹤,其中58只为体力虚弱的幼鹤或亚成鹤,这些黑颈鹤将继续在大山包休整一段时间、养精蓄锐后,再飞离大山包。这也表明在大山包越冬黑颈鹤中的九成以上已迁往若尔盖繁殖地。
大山包越冬黑颈鹤(央广网发 吴太平 郭登钰 江友伦提供)
今年3月中旬以来,云南昭通大山包天气晴朗、气温持续回升,大批“高原精灵”—黑颈鹤陆续北迁。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近三年来,飞抵云南昭通大山包越冬栖息的黑颈鹤数量均稳定在1400只以上。
大山包越冬黑颈鹤(央广网发 吴太平 郭登钰 江友伦提供)
接下来,大山包保护区将继续加大管护力度,为滞留在这里的76只黑颈鹤保驾护航,同时将继续做好湿地的恢复和保护、疫源疫病防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持续改善黑颈鹤等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等工作,为黑颈鹤等野生动物来年的越冬栖息生活营造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央广网,来源地址:http://tour.youth.cn/xw/202104/t20210406_12833679.htm)
芙蓉镇里,一场线上线下的国潮盛宴
在神秘湘西“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首届芙蓉镇国潮文旅活动周如火如荼进行中。最亮眼的活动是由湖南华夏投资集团、芙蓉镇·红石林度假区董事长钟飞女士担纲总出品、总策划的“百年风华,湖湘国潮”文艺晚会。3月30日晚大气恢弘的“百年风华,千秋伟业”山水交响晚会引发的感官震撼和激情热浪尚未平复,31日晚,典雅、炫酷的“潇湘盛景诗画芙蓉”国潮之夜又引爆了全国人民的国风浪潮!
2021-04-07
华夏子孙同尊共崇的黄帝陵
黄帝陵雀门夕照黄陵县委宣传部供图“黄帝崩,葬桥山。”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桥山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黄帝陵、轩辕庙,都在桥山之上。踏着春风,在渭北高原一路向北,出西安170公里,便来到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上古时代,黄帝率领先民辛勤劳作,奋迹神州,奠华夏之根基,开文明之先河。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
2021-04-07
旅游市场看好五一消费
刚刚结束的清明假期展现了久违的“出行热”,旅游、餐饮、出行等消费明显回暖,“补偿式出游”带动沉寂许久的国内旅游市场。无论是出游人次还是旅游收入,一系列数据表现亮眼,让市场更加期待即将到来的五一等长假消费。
2021-04-08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