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指出,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围绕削减土壤和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促进土壤质量和水质改善为核心,按照“抓重点、分区治、精细管”的基本思路,统筹谋划、协同联动,突出重点、试点先行,优化政策、强化监督,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形成齐抓共管、持续推进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农业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化肥农药减量化稳步推进,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明显。试点地区监测网络初步建成,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重点区域土壤和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显著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和监管制度全面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方面主要任务。一是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定农业面源污染优先治理区域,分区分类采取治理措施,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库。二是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监督监测相关标准,优化经济政策,建立多元共治模式。三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管理。开展农业污染源调查监测,评估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加强长期观测,建设监管平台。
《实施方案》提出,要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部署,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重点区域土壤和水环境质量影响为目标,建设一批以污染防治、调查监测、绩效评估等为主要内容的试点示范工程,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典型模式,建立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体系,探索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绩效评估办法。
《实施方案》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明确县乡镇承担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公共财政支持、责任主体自筹和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确保完成治理目标。提升科技支撑,成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家组,加快以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评估技术为重点的联合攻关。强化监督工作,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绩效评估,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加强宣传引导,宣传普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知识和技术,鼓励公众参与和监督。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生态环境,作者:,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ZX/nyyw/./202103/t20210329_7637530.htm)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召开座谈会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月30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在京召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座谈会。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统筹谋划、有效衔接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各级扶贫工作机构职能有序调整到位、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03-31
首批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公布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公布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第一批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明确北京市房山区龙长庆等306名同志为首批入选“土专家”。
2021-03-3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多部门就中药材种质源头加强管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29日指出,“十四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联合农业农村部、国家药监局、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一起就中药材的种质源头加强管理,加强中药材种植、工业生产、流通等全过程的管理,实施好道地中药材质量提升工程,提高中药材规范化的种植水平。
2021-03-31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