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突出,骨质疏松症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健康问题。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大楼,骨骼就好比钢筋框架,一旦钢筋出现问题,大楼就会岌岌可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谢忠建教授,总结了防治骨质疏松的“54321”口诀,向大家介绍如何保护好人体这座“大厦”。
5个因素是罪魁
谢忠建介绍,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主要分为五类。
遗传。人的骨质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父母若骨质比较疏松,子女患骨松疾病的概率就会增加。
年龄。人体的骨量从出生后开始逐渐增加,在35岁左右达到巅峰,之后开始不断流失。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分泌下降,骨量会呈断崖式丢失。
疾病。人体分泌的激素可达上百种,很多激素会对骨的发育代谢产生影响。因此,一些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糖尿病等,也会引发骨质疏松。
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等,会影响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质量。
生活习惯。若饮食不均衡、生活不规律,可能影响机体营养摄取和代谢机制,为骨质疏松埋下伏笔。
4 个坏习惯促进展
骨松不是老年专利,近年来很多年轻人开始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和坏习惯有关。
不良饮食。很多人喜欢点外卖,而外卖往往高钠、高脂肪,会增加钙的流失;熬夜一族常用咖啡提神,殊不知,过量咖啡因会增加尿钙排泄、造成骨钙流失;工作压力大,有些人便会用酒解压,酒精摄入过多会抑制骨细胞活性、妨碍钙镁吸收,导致骨松。
不运动。运动能刺激骨细胞活性,促进骨骼形成和生长。不运动,骨骼就丧失了“成长”的动力。
不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使人体皮肤合成维生素D,其会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骨钙的沉积。不晒太阳,则会间接让骨骼变脆。
吸烟。长期吸烟会使血管内外物质交换受阻,造成钙等多种营养物无法被有效吸收,骨骼因此受损。
3个苗头懂识别
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往往无声无息,要想及时发现,需要识别3个苗头。
疼痛。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可发生在身体各处,但以腰背多见。疼痛与活动关系密切,多在久坐、久站、久卧、劳累后出现,用力咳嗽、大便时加剧。
变矮。人体的躯干由脊柱支撑,当椎骨支撑强度降低,承重机能便随之减退,就会出现变矮的情况。另外,脊椎难以负荷机体压力,还会变形,造成脊椎前倾,形成驼背。
易骨折。很多人直到骨折才发现骨质疏松。随着骨质变差,生活中打个喷嚏、弯腰拎个水壶,就可能骨折。
2个对策要坚持
普通人强壮骨骼无外乎两大措施,即饮食营养、勤于运动。骨质疏松患者做到这两点的同时,还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
饮食营养。饮食中,足量的钙和蛋白质非常重要。建议每天喝250毫升纯牛奶,轻松就可补钙300毫克,同时补充优质蛋白;深绿色叶菜,比如菠菜、芥蓝等,也富含钙,但食用前最好用水焯一下,将草酸去除,以免影响钙的吸收。维生素D是补钙的“助推剂”,日常可吃些深海鱼、蛋黄等补充,一些骨质疏松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肌肉注射维生素D。
勤于运动。天气好时多去户外运动,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都不错,既锻炼肌肉骨骼,又晒了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身体机能较好者,还可考虑进行负重抗阻运动,锻炼效果更好。
1 个检查每年做
临床上衡量骨质量的重要标志是骨密度。除孕妇外,所有人都可进行骨密度筛查,6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绝经后妇女,应每1~2年测一次。老人一旦发现骨质疏松,应调整居室摆设,比如安装扶手,以减少跌倒和骨折的风险;手机最好设置一键呼叫家人功能,以便能在受伤时及时呼救。
(责任编辑:刘倩影)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李爽,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来源地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0/1106/c14739-31920830.html)
上一篇总打哈欠,大脑在呼救
下一篇月经不调,常推大拇指
月经不调,常推大拇指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色、经质等发生异常并伴有其他症状的一种疾病,又称经血不调。临床上包括月经提前或推后、月经不规律、月经过多或过少等症。一般来说,月经周期21~36天之间都算正常。但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在确定没有怀孕的情况下,难免有所担心。除了去医院就诊,在家也可试试一种简单安全的催经方法——推大拇指。
2021-05-08
一日之计在于晨,顺时养生从早养胃开始
辰时养胃(早上7~9点),此时胃经当令。这个时间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输送到各个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辰时也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气血流注于胃经,营养丰富的早餐能给胃提供丰富的原料,从而发挥“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可见,养生要从养胃开始。
2021-05-08
辟谣!谁说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
目前正是苹果、梨、柚子大量上市的季节,但对于不少“糖友”来说可能就要哀叹自己没口福了。难道,得了糖尿病真的就要和水果划清界限了吗?这是个误会,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
2021-05-10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