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大棚后墙,长出四排草莓来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7-03-13
19269
     
        3月7日,山东省夏津县瑞丰源果蔬合作社引来18位来自齐河县胡官屯镇的“农业达人”参观学习。原因是,这家合作社的草莓居然“上”了大棚的后墙。就这一个小小的创新,让这个大棚的生产收益比其他大棚要高出25%。
  钻进这个大棚,记者看到,大棚的后墙上,四排草莓正生机勃勃地生长着,一颗颗红色的果实煞是喜人。这些草莓生长在用支架托起的白色槽中。槽里面装的是供草莓生长用的基质。据合作社理事长王建介绍,整个大棚80米长,11米宽,这4排长在墙上的草莓高3.5米。放眼望去,整个大棚愣是多出了四分之一的种植面积。记者粗略计算,相当于280个平方米。王建说,这意味着,这个大棚为合作社每年多创收8000~10000元。
  这是这家合作社专门拿出4个大棚搞的“试验”。目前来看,在种植方面,这4个试验棚非常成功。王建说,与普通草莓相比,“上墙”草莓需要“少食多餐”的模式来管理,平常多浇几次水,多上几次冲施肥即可,产量略高于普通草莓。来采摘的游客纷纷反映,“上墙”草莓的口感比普通草莓还好。在成本方面,上墙的花销相对较高。基质并不贵,贵的是“设备”:槽25元一米,支架、螺丝也有成本。这是合作社比较头疼的地方。好在这套上墙设备可以使用5年以上,即“一次安装,多次使用”。
  3月7日,记者在这家合作社发现,这里看不到荒草野坡,用王建的话来讲“几乎没有一处闲地方”:大棚与大棚之间都种上了葡萄;一些不起眼的地方,还种上了洋姜;路边则种上了玫瑰花。葡萄架下的空闲地也没放过,工人们正在种植用来做咸菜的地环。
  “咱的地有限,我这么做就是为了提高大棚的使用效率,效果还不错。”王建说,合作社打算把其余几十个有后墙的冬暖式大棚全部采用这种模式。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农高会:聚焦精准扶贫新元素

下一篇鸡毛做出装饰画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