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气候变化之于大豆

作者:张雪    发表于 2017-10-26
3789

  有利东北春大豆 不利黄淮夏大豆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1996年起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数量从1996年的58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5838万吨,增长了近100倍,而大豆产量却在1500万吨左右徘徊不前,甚至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张晓峰等通过研究近50年来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大豆生产潜力时空演变特征发现:中国大豆生产潜力呈现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增加的趋势。东北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海平原区是大豆高产区。近50年来,中国大豆适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但大豆生产潜力却存在区域性差异。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大豆产量及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

  姜丽霞等通过对黑龙江大豆发育和产量的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生长季平均气温的升高,大豆单产明显增加,当生长季平均温度为19℃时,大豆单产达到最高,之后随着生长季平均气温的增加,大豆产量不再增加。由此说明,生长季平均气温适宜与否对大豆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气候变化影响下,一定程度的增温对大豆增产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但若超过适宜范围,却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导致产量下降。

  河南省位于黄淮海夏大豆产区的腹地,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常年位于全国前列。黄淮夏大豆区近年来经常遇到高温干旱,结实率下降。

  总之,气候变暖对我国冬作物、北方春种作物影响是利大于弊,但对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夏播作物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不过,通过施肥、灌溉、绿色农药防控,耕作制度改变、全程机械化发展,可减轻气候变化的部分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气候变化之于大豆,作者:张雪,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气候变化之于玉米

下一篇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