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孩子在幼儿园“受苦”你却不知道?

作者:王敏杰    发表于 2016-06-27
6856
 
 
  在家长的眼里,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人欺负总是滋味不好,平时自己在家都舍不得动孩子一根手指头,凭什么让人这样来欺负?但更让家长担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自己却一无所知。为了保护孩子,家长能够做些什么呢?
  你只是粗心:多关注孩子异常信号
  身体伤痕异常。孩子通常容易被划伤、擦伤或碰得淤紫,但如果孩子身上的伤过多,父母可能就要探究一下原因了。孩子可能会羞于承认被欺负了,但是父母需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待玩具异常。孩子对待他喜欢的小熊、小狗玩具会有异样的行为,他平时会玩给小熊喂饭、给小狗盖被子的游戏,但现在的游戏行为会跟原来有所改变,他会对着玩具指指点点,“你为什么不听话,你排在后面”,更有甚者,他会动手打玩具。他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有可能在他的游戏的过程当中有所体现。
  晚上爱做噩梦。如果孩子真被人打了或看到别人之间有打架的行为了,孩子就害怕了,他有可能会出现做梦惊醒的现象。当有这种情况的时候,父母应该就是尽快地跟老师或是其他父母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班里的交往情况。
  教孩如何保护自己:演绎情景故事教方法
  家长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眼睛看着孩子的眼睛,并明确告诉孩子:只要你被打被欺负了,爸爸妈妈是一定站在你这边的。然后跟孩子一起来,把当时发生的事情编到故事里面去或是把事情可能出现的情况再现出来,其实是在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告诉孩子学会自我保护,例如别人要打我们,我们应该跑,他就打不了啦!或者适当对抗,尽量不引导以暴制暴。另外,让孩子知道防范,世界并不是完全美好的,引导他在不利环境中寻求帮助。总之,让孩子明白,尽量不要让自己处于不利环境;当置身在不利环境中时不能坐以待毙,要有所作为减少自己的损失。
  这样做就把孩子毁了
  过于的忍让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怯懦
  当孩子在遇到别人欺负时,一味强调忍让,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无法保护自己,会让孩子滋生怯懦的心理,遇事会一味的退让,无法塑造坚强的性格。因而,建议父母不要过多强调“忍让式”的教育,现代社会充满竞争,最需要坚强的性格。
  以暴力制暴会影响孩子交际
  让孩子打回去,这种立意本身并没有错,让欺负者尝尝被欺负的滋味,他就会收敛自己的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孩子没有还手,十有八九是能力不足,如果我们强调孩子要还手,但他知道自己不行,也就会让他更加会觉得自卑。特别是在还手后,遭到更大的报复时。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幼儿园被欺负,作者:王敏杰,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龙卷风冰雹肆虐江苏盐城造成重大伤亡

下一篇教育孩子的要懂得"三省吾身"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