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臭氧层破坏现状

作者:网络    发表于 2016-04-14
5368
 

 
  臭氧(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它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很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实际上,在臭氧层内,臭氧的形成是众多物质参与,一系列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结果。臭氧在遇到H、OH、NO、Cl、Br时,就会被催化,加速分解为O2。氯氟烃之所以被认为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就是因为它们在在太阳辐射下分解出Cl和Br原子。
  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1985年,美国的 “雨云-7号”气象卫星测到了这个臭氧洞。
  1985 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 10 - 15 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约 30%,有近 95% 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一个“洞”,直径达上千公里,“臭氧洞”由此而得名。卫星观测表明,此洞覆盖面积有时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到 1998 年臭氧空洞面积比 1997 年增大约 15%,几乎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大。前不久,日本环境厅发表的一项报告称,1998 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面积已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为 2720 万平方公里,比南极大陆还大约 1 倍。
  美、日、英、俄等国家联合观测发现,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 20%。在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 10 年 2.7% 的速度减少。根据全球总臭氧观测的结果表明,除赤道外,1978 - 1991 年总臭氧每 10 年间就减少 1% - 5%。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臭氧层破坏现状,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这是一段臭氧杀手的自白

下一篇你一定不知道,臭氧层的多少关乎生命!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