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为孩子收起来这条:从今天起,不再羡慕别人的生活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16-03-07
3426
 
  
  拥有许多生活和人生体验的人们总会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很多人和事,拥有时不觉得,而自己失去后,才会感觉痛心。”聪明的人,把这种失去看作是一种成长,愚笨的人,则把失去的记忆天天在脑海里播放,越想越痛心,反而有损自己的健康,最后,伤心又伤人。
  而埃迪特.施莱伯尔.维克的《人鸦》故事,就是以儿童的眼光,体会到失去后的意义。书中这名叫瑞夏德的男孩,讨厌上学、讨厌算数学题,讨厌牛奶稀饭,他总是喜欢沉浸在自己编故事的世界里,渴望能自由的飞翔……
  有一天,一只越境飞行者乌鸦朗多尔夫通过咒语,帮助瑞夏德实现了这一梦想,他们两个交换了,乌鸦变成了男孩,男孩变成了乌鸦。开始交换体验后,瑞夏德真的可以飞翔了……很快,他就发现,当个乌鸦,虽然不用学数学、但是一样有各种清规戒律,并且要保持集体行动。乌鸦随时要提防更强大的食鸟动物,还要当心猎人黑洞洞的枪口,当了乌鸦后,瑞夏德才发现,比人类食物难吃太多的东西竟然都是鸟类的美餐……
  最重要的是,他一天比一天,思念他的家人,家里的一切,还有学校和小朋友们。原来,人的独特性就在于当你对某人或某事付诸了情感,某人和某事就会在你眼中变得与众不同。当你决定放弃时,才能体会,付出时间用心浇灌的那份不舍,失去时那份情感的刻骨铭心。
  虽然瑞夏德做了乌鸦,少了很多作为人类天天都要做的生活琐事,但乌鸦也会有乌鸦的烦恼,他们之间也会出现争执和误解,也会有烦恼,也会有伤心和别离。当瑞夏德换个角度去看人类时,他还发现,人类与自然界相处中,有很多不当的地方。他会为一些人类的行为汗颜,也会从心底里欣赏一些人类的善行,瑞夏德暗暗发誓,自己体会到了乌鸦们和自然界的痛苦。等他变回人类后,一定要做一个好人,一个永远不伤害动物和自然界的好人。
  如果没有换位思考,瑞夏德是不会有这样强烈的感受的。如果没有失去做人类的机会,瑞夏德也不会如此想念和珍惜他在人间的一切。暗喻着很多人和事,拥有时我们并不在意,失去时方知可贵。
  生活中,我们不也常常干着“世上本无后悔药”之事吗?
  有些人为了钱财或者一时冲动,犯下了罪行,等到锒铛入狱时,才会知道失去自由的可贵。意大利威尼斯的叹息桥的故事就是由早年的犯人开始的。当犯人们走过叹息桥时,就走进了刑场,感慨自己即将被处决,才会无比眷恋那份对生命的渴望,于是一声声叹息,留在了这座古老的桥上。“上帝把最后一滴眼泪留在威尼斯“的绝美与壮观,也因叹息桥的故事平添了几分忧伤。
  拥有爱时,有些人总是不满足,总拿别人的优点,去比身边人的缺点。还总是一副我教育你是为了帮助你的样子,我就是伤害你,你也不会离开我,因为这个世界上你再也找不到比我更好的女神、男神。到最后,当爱人有天突然从身边走掉时,这些人还觉得是自己遇人不淑,从未想过爱人长期被压抑的痛苦。直到真正失去时,才会体会到爱人的好。才理解曾经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以为小鸟根本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直到失去,才明白不是小鸟飞不过沧海,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而我们渐行渐远的亲情,不也如此?从来没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这就是父母之爱。当我们一天天长大,离开家时,开始自己独立求学、工作、生活。分离后的我们并不知道,家里的父母是如何度日的。我们总是把时间花在自己无用的社交上,却很少花在关注父母上,如果有天我们从医生口中,才知道父母早就生了病,才知道父母的日子不多了,那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痛心……
  羡慕别人的生活,但未必适合自己。别等到自己的失去时,才会懂得一切。《人鸦》中的瑞夏德醒悟了,懂得了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隽永的。而我们,是否也应该珍惜生命里的相遇、相知呢?
  人生之路,从起点到终点,虽然直线距离最短,也许我们不小心绕了路,却因走了曲线意外成就了一路的风景,抵达终点时,幸好,希望还在,幸好,我们还未曾真正失去。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从今天起,不再羡慕别人的生活,作者:佚名,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元宵节

下一篇比钙片强十倍的家常菜,妈妈您知道吗?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