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神秘的“顿悟”

作者:网络    发表于 2014-07-01
9818

 
  牛顿在1666年酷热的夏天,坐在一棵苹果树下冥思苦想。这位24岁的年轻人抓了抓自己的鼻子。一个苹果啪地落在他的门脑上,他一下子就发现了万有引力。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但是,直觉并非“偶然所得”,其实是“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由于人们长期研究使得大脑因疲劳而处于抑制状态,思维变得有些迟钝。这时,如果让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和调整,把注意力转移一下,大脑就会重新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动也格外敏捷,就有可能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产生认识上的突破和飞跃。顿悟首先需要经过锲而不舍深思熟虑的思考和探索,同时还要学会适时、适度放松。
 
  心理学家揭开“顿悟”的神秘面纱
 
  从心理过程上看,顿悟是一个瞬间实现的、问题解决视角的“新旧交替”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新的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如何实现,二是旧的无效的思路如何被抛弃(即打破思维定势)。心理学家以谜语作为材料,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精确记录了人类的大脑在实现顿悟的一瞬间的活动状况。结果显示顿悟过程激活了包括额叶、颞叶、扣带前回以及海马在内的广泛脑区。心理学家们认为,顿悟过程中,新异而有效的联系的形成依赖于海马,问题表征方式的有效转换依赖于一个“非语言的”视觉空间信息加工网络,而思维定势的打破与转移则依赖于扣带前回与左腹侧额叶。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工作场所的压力效应之--群体心因性疾病

下一篇话在嘴边,为什么说不出来?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