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冬季养生窍门儿:吃火锅不上火

作者:未知    发表于 2013-11-28
11452

       进入小寒这个节气,天气变得越发寒冷,此时吃火锅的热情更为高涨,想吃辣又怕上火,如何才能吃得开心又健康?“辣”妹子看过来吧!

一、主食选粗粮

  主食吃粗粮可以缓解上火的情况,因为其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可预防由肠胃燥热引起的便秘。

二、多喝汤水

  经常吃辣椒最好多补充水分,如番茄蛋汤,可起到生津润燥的效果。

三、辣椒与凉性食物烹调

  辣椒和凉性的食物一起烹调,如鸭肉、鱼虾、苦瓜等,可清热生津、滋阴降燥、泻火解,尤其适合胃热的人吃。

不上火的最佳火锅配菜
推荐一:白木耳

  白木耳,一向被视为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尤其是野生白木耳,其营养价值更高。它所含的银耳多糖,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兴奋造血机能等作用。银耳能使溶菌酶的活力显著提高,促进杀菌功能。如果真的要从食物中补充胶原蛋白,白木耳比猪皮、鸡爪好得多,因为动物来源的必需胺基酸不够完整,且易摄取到多余油脂。

推荐二:马蹄

  在火锅中加入凉性的食材,吃起来更健康。比如马蹄,它性味甘寒,能清热化痰、生津开胃、明目清音、消食醒酒、滋阴消肿。在火锅汤底中加入马蹄(荸荠),能中和温热的蒜、狗肉、羊肉、韭菜、辣椒等引发的上火问题,又能补充维生素。

  但马蹄性寒凉,寒凉体质者、容易腹泻者别吃太多,或配合物性温热的食物一同食用。

推荐三:海带

  海带是人体内的“清洁剂”,可以清除上火体质;更特别之处在于海带和蔬果类食物一样,也是一种碱性食物,有利于保持身体处于弱碱性的环境。而且海带对女性来说,不仅有美容、美发、瘦身等保健作用,还能辅助治疗乳腺增生。女性可多吃海带保护

四、餐后多吃酸味水果

  爱吃辣的人,餐后多吃酸味水果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肠胃蠕动,帮助吃辣的人滋阴润燥。

 为了避免吃火锅上火,还有一招需要留意。那就是涮火锅的顺序有讲究,最好吃前先喝小半杯新鲜果汁,接着吃蔬菜,然后是肉。这样,才可以合理利用食物的营养,减少胃肠负担,达到健康饮食的目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冬季养生之道_冬季养生窍门儿:吃火锅,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冬季驱寒八个部位保暖很重要

下一篇冬季养生:怎样“收藏” 怎样“保暖”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冬季养生:怎样“收藏” 怎样“保暖”

冬季的低气温环境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关节炎等疾病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人到了冬季病情就会逐渐加重,遇寒冷空气的刺激就会诱发急性发作。有研究表明,77%的心肌梗死患者,54%冠心病患者对天气温度的变化感受性高,尤其在冬季,由于寒冷刺激和高气压作用,发病率最高。一年之中,寒冷的冬季是死亡的最高峰。冬季养生、预防疾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020-11-19

办公室冬季滋补养生

办公室一族长期对着电脑,久坐,缺乏运动,身体常常闹脾气,轻则腰酸背痛,眼睛干涩,重则腰肌劳损、颈椎病变。对于这一群蓝精灵来说,什么样的养生方法适合他们呢?冬季养生,他们又该怎么做? 1、小口喝水 喝水时最好小口小口地喝、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灌太大口,否则身体无法有效吸收。喝太大口的水,就像忽然间下起大雨一样,尤其是循环差、经络容易阻滞的人,反而会引起身体局部闹水灾,也就是水肿。 2、吃含水量超过70%的水果蔬菜 每天补充适当的保湿果蔬,由内而外抗干燥。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多毫升水分。养生专家发现,芦荟、莴苣、黄瓜、葡萄、白萝卜、芹菜、葡萄、梨、苹果、柑桔等都有助于滋阴润燥。 3、在办公桌上放个活氧吧 研究发现, 当室内温度处于18℃ ~25℃,湿度为45%~65%时,人的身体、思维会处于最佳状态。在办公桌上养一盆绿萝、富贵竹、水仙等水生植物,或者在小玻璃缸里养两条小金鱼伴

2013-11-28

冬季养生必知的生活常识

冬季养肺:石榴、柑桔、柿子、梨、葡萄,均有生津止咳、润肺止咳之功效,是冬季养肺的上好水果。

2020-11-19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