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的天气、电脑辐射,无一不让空调室内办公的美眉们,不断的喝水补充水分。相传,一天喝八杯水无科学依据,喝多还引起危害,怎么办?别急,七种养生茶,解决你的烦恼。但是要谨记,东西再好,过犹不及。
一、玫瑰蜂蜜茶
材料:玫瑰花、红茶、蜂蜜一大勺、柠檬片一小片、白水。
功效:性质平和、降火气,可调理血气,促进血液循环,养颜美容,且有排除疲惫、愈合伤口、保护肝脏胃肠之功效,长期饮用亦有助促进新陈代谢,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
二、薏仁茶
材料:炒薏仁10克、鲜荷叶5克、山楂5克。
将以上材料用热水煮开即可。
功效:淡化黑斑、美白肌肤。
三、花梨红枣蜂蜜茶
材料:梨小块若干,红枣切片,姜少许,蜂蜜。
功效:梨子清火润肺,红枣补血滋养,冬天喝这个饮料对皮肤最好不过,而且是由里到外的全面滋养。
四、银杞护肤茶
材料:银耳三钱(浸泡) 杞子五钱冰糖适量
将银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熟,加入冰糖、杞子,煮沸即成。
功效:能够滋润肌肤,补充肌肤所必需的水分,同时能够改善肌肤暗沉肤质,增加光泽。
干燥的气候让爱美的MM叫苦连连,整日躲在office里的ol们更是补水养颜忙,一杯水接着一杯水,虽有效果但却不明显。如果这补水的同时也能起到养颜润肤的效果,该是多一举两得的事情。
五、玫瑰护肤茶
材料:将玫瑰花5到6朵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玫瑰花能凉血、养颜,有助改善干枯皮肤的作用;玫瑰花茶还有助消化、消脂肪之功效,因而可减肥,饭后饮用效果最好。
六、绿豆菊花茶
材料:菊花10克、绿豆沙30克、柠檬10克、蜂蜜少许。将菊花放进水中煮沸;将榨汁的柠檬和绿豆沙的汁注进菊花水中搅拌;
放进少量蜂蜜即可饮用。
功效:排毒养颜、平整脸上粗孔使肌肤光洁、是治理痘痘的妙方。
七、山楂护肤茶
山楂护肤茶的原料:生地四钱积雪草五钱 山楂五钱 片糖适量;将上药共切碎捣研成粗末状,混匀,加水煎后略加片糖少许,代茶饮用。
上一篇男人这些时间千万别刮胡子
养生:秋季板栗最养生 开口的糖炒栗子别吃
现在正值板栗上市的季节,秋季多吃板栗能达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板栗中所含的矿物质很全面,有钾、镁、铁(铁食品)、锌、锰等,比苹果、梨等常见的水果要高。 特别是板栗中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维生素食品)非常丰富,是防治冠心
2012-09-25
汤水滋润法 7款秋季养生汤生津润肺
莲藕花生排骨汤 材料:中排骨1斤,莲藕1斤,花生仁5两(这个可以不用去除红皮,因为比较补) ,蚝豉5只,红枣15粒,姜2片 做法:莲藕去皮切大块,红枣去核,排骨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功用]补血生乳造福女性同胞 白茅根雪梨猪肺汤 [用料]鲜白茅根200克,雪梨2个,猪肺1副,陈皮5克。 [制法]猪肺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冲洗干净;雪梨切块,去心和核;白茅根切短。陈皮用水浸软,与猪肺、雪梨、白茅根一齐煲,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凉血、助消化。用于秋季身体燥热、流鼻血、咳嗽,或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痰稠黄浓、喉痛、声音嘶哑、唇舌干燥、便秘。又适宜肝炎、肝硬化、气管炎及肺炎患者饮用。 雪梨南杏瘦肉汤 [用料]鲜雪梨一只,南杏仁、瘦猪肉各适量。 [制法]雪梨去皮,与南杏仁、瘦猪肉同煲2小时即可饮用。 [功用]本汤功能润肺、生津、清热、化痰
2012-09-25
秋季燥邪 健康从八戒吃起
一戒 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二戒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另外,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三戒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另外,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热量的摄取大于散发,稍不小心,体重就增加,所以肥胖者秋季更
2012-09-25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