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台风”一词的来历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9-01
29445
  《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文中论及“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作者认为: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颱风”(1956年,颱风简化为台风)这一名称,飓风的意义就转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关于“台风”的来历,有两类说法。第一类是“转音说”,包括三种:一是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二是由闽南话“风筛”演变而来;三是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根据希腊史诗《神权史》中的人物泰丰Typhaon(拼写有误,应为Typhoon——摘编者)而命名。第二类是“源地说”,也就是根据台风的来源地赋予其名称。由于台湾位于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台风北上的路径要冲,很多台风是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大陆的。从大陆方向上看,这种风暴是来自台湾,称其为台风就是很自然的事了。由于汉字的表意性,就从台音加风字形成颱字。

  从文中看出,关于“台风”一词的来历,该文作者是倾向于第二类“源地说”。他认为:“这一说法的可取之处在于,把飓风改称为颱风在实践上和台湾的始称时间是吻合的。”但是,笔者认为这一说法经不起推敲。比如从该文“由于汉字的表意性,就从‘台’音加‘风’字形成颱字”一句话,可以直观地看出“源地说”难以成立。台湾,自秦至三国有“东鳀、澹州、夷州”等名,隋以后称“琉球、流求”等,明朝始称“台湾”,繁体字写作“臺灣”。“颱风”之“颱”并非“臺灣”之“臺”加风字而成,倒是“台州”(在今浙江)之“台”加风字而成。在我国闽语地区,“颱风”之“颱”的读音是阴平(第一声),与“台州”之“台”读音相同,而与“臺灣”之“臺”的阳平(第二声)读音不同。

  另外,王文认为“颱”字出现的时间,最早见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台湾诸罗县知县季麒光著《风颱说》。其实,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潮州戏文刻本《荔镜记》所附之《颜臣》已有“风颱”的写法。

  著名语言学家李荣先生(1920—2002)曾撰文《台风的本字》,引用大量文献史料和现代方言语料,详细讨论台风一词的来历及读音。原文共九章:“壹、风颱与风痴;贰、有关飓风各种名目的史料;叁、有关飓风各种名目的史料的说明;肆、颱风在方言里的名称;伍、风旧与风飓;陆、风痴与风颸;柒、风颱——颭风及其他;捌、颱风取代飓风;玖、颱字的音”,约28000字。为讨论“颱、台、臺”的区别,全文用繁体字写作。分上、中、下三部分,分别发表于《方言》1990年第4期和1991年第1、2期。本刊摘编要点发表,供读者了解台风一词的来历。文中除必须以繁、简体区分的字外,摘编全部转写为简体字。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久听耳机伤听力

下一篇什么是太空气泡?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