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提点
节气:处暑
时间:8月23日19时21分
“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了,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此后,降雨对气温的影响很大,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
少食辛辣多清淡
处暑时节,由于气候渐干燥,很多人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即使饮用一大杯水,也难以解渴。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
营养专家李艳玲介绍说,“秋燥”是指在秋季发现的以干燥为特征的病变,分温燥和凉燥两种。处暑期间的“秋燥”属温燥,病症多表现为头疼、少汗、口渴、干咳少痰、咽干不适、手脚心热等,主要与久晴少雨、秋阳暴烈的气候有关。此外,处暑期间某些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
李艳玲表示,“秋燥”原因很多,而饮食不当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因此初秋时节饮食应突出“清润”,即养阴清燥,润肺生津。大家在初秋时节应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以清淡甘润为主。鲜藕、生梨、荸荠以及胡萝卜、豆腐、黑木耳、蜂蜜等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不妨多吃一些;多喝水、淡汤、菜汤、豆浆、牛奶等,而生葱、胡椒、烈酒等燥烈食品应少吃,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多数蔬菜和水果性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且含大量水分,果蔬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以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外,胃弱者要多喝粥,如红枣糯米粥、百合粥、莲子粥等。同时,注意调节生活节奏和生活环境,防止过度疲劳和无节制的夜生活。
预防“秋燥”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视精神调养,要尽可能地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适应秋季收敛之性。
“护阴润燥”多喝水 初秋养生以肺为先
首场秋雨将武汉带入初秋,白天虽仍有热感,但夜晚的温度已称得上凉爽。武汉普仁医院中医科主任谢玲认为,中医养生素有“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养生应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
2012-06-07
秋季养生重在养阴 7个妙招益肺保健康
秋季养生重在养阴 7个妙招益肺保健康 总之,秋季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阿胶、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较温和的食物,以益胃生津,尽量少吃生冷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秋季养生重在养阴 7个妙招益肺保健康
2012-06-07
专家传授秋季养生保健要点:防燥护阴养肺为先
秋天早、晚温差较大,应顺应气候变化,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服,特别是老年人,因为免疫力下降,要避免受凉感冒,以防旧病复发。总之秋季养生记住四句话:少食辛辣戒烟酒,养阴补气酌温补,平定情绪敛元气,适当运动活气血。
2012-06-07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