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题:记者手记:探寻云南咖啡的“创新味道”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赵彩琳
冬日时节,云南省保山市潞江坝却是温暖干燥、日头强烈,鲜红饱满的咖啡果压弯了枝条。
这片被高黎贡山和怒江共同滋养的亚热带干热河谷,成就了云南小粒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成为云南精品咖啡的主产区。
“这是云咖3号,果子尝起来有白色花香。”“这是云咖4号,带有明显的热带水果风味。”在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咖啡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胡发广领着记者走进种质资源区,穿梭在密集的咖啡树中。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内种植的咖啡树。新华社记者温竞华 摄
云南已有130余年的咖啡种植历史,占据着全国98%的咖啡产量。但一直以来,云南种植的咖啡都是引进品种。近年来,胡发广团队自主选育出5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实现了小粒咖啡品种“中国育”零的突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不能被‘卡脖子’。”胡发广说,我们所五代咖啡人紧盯“品质”二字,70多年如一日不懈奋斗。
已过不惑之年,胡发广的微信昵称很浪漫——“咖啡人生(馨鼻芬芳与岁月苦涩)”。
“咖啡闻着是香的,喝着是苦的,咖啡农业科研工作也是一样有苦有甜的嘛。”胡发广笑着向记者解释,自己在潞江坝做了20多年咖啡研究,都晒得秃噜皮了。
曾经,云南咖啡以生豆出口为主,咖啡品种、种植水平、初加工能力都比较滞后。受国际期货价格影响,咖啡价格持续低迷,“喝咖啡很贵,种咖啡的人很穷”。咖啡研究更是冷门,几乎申请不到课题经费。
“最难的时候,一公斤咖啡豆的价格仅为10.8元,而咖农种植成本就要15.8元,咖啡树上挂满果子但没人采,采收还要搭上人工费。”这样的场景深深刺痛着胡发广等农业科研人员的心,“让咖啡摆脱期货价格束缚,开展良种更新换代、实现优质优价是最终出路!”
在研究所资源圃,胡发广向记者介绍咖啡品种选育情况。新华社记者温竞华 摄
如今,“云咖1号”“云咖2号”已经完成新品种技术转化,生豆市场价格是当前商业品种的2倍以上。还有一批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在开展区域性试验。
“未来,‘云咖1号’将在我们的产线上实现智能化、规模化生产,助力云南咖啡产业向高端精品方向探索。”走进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寒向记者展示1000余亩的专属栽种区规划。
生产车间里,多台大型设备和机械臂组成的生产线上,烘焙、筛选、分装、安检、装箱等程序井然有序。一块显示屏上,车间温度、湿度等各项数据一目了然。
近年来,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云南在品种选育筛选、标准化栽培技术、咖啡加工技术等方面提质增效,全省咖啡精品率已由2021年的不足8%提升至2023年的22.7%。不论是咖啡连锁店的咖啡配方里,还是精品咖啡馆的手冲菜单上,云南咖啡在国际上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专程来到保山参观的德国咖啡企业家埃里克·巴登告诉记者:“这里已经拥有成熟的精品咖啡加工生产流程,并创造出独属于云南咖啡的纯净味道。”
今年,云南农业大学“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次招生就吸引了全国11个省份的考生,一度冲上热搜。
胡发广比过去更忙了。
“我们正在全省范围内筛选适宜不同产区的优良咖啡新品种,打造具有云南独特地域风味的咖啡,相信未来会有一天,人们一喝就知道这是‘云南味道’!”胡发广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记者手记:探寻云南咖啡的“创新味道”,作者:温竞华、赵彩琳,来源:新华网,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local/20241216/4818dc7870d34f62bf268685a39c654c/c.html)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践行大食物观,持续增强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
2024-12-22
个个都是“五常大米”?农产品“蹭名牌”亟待“打假”
近年来,我国各地农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成长,农产品“三品一标”影响力稳步提升。但伴随品牌溢价和网购日益普及,一些知名度较高、溢价较强的农业品牌被侵权、被“碰瓷”事件频发,农业产区内“搭便车”“蹭名牌”等现象,不仅让消费者“李逵”“李鬼”难辨,更扰乱了农产品品牌市场,掣肘农业健康发展,影响我国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
2024-10-29
玉米产量增加20%!“梨树模式”夯实“东北粮仓”
最近,吉林省公主岭市470万亩粮食作物陆续进入收获期。种粮大户王成家的玉米今年长势良好,估算亩产能达1800斤。
2024-10-24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