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所高校开放暑期校园预约参观。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实施网上实名预约。清华大学强调,谢绝商业机构组织人员到校内开展“一日游”活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进行摄影、摄像、直播等活动。有记者观察到,参观清华大学的游客,以小学生为主体的团队占多数,社交媒体上也能看到不少“清北游”研学产品在售。
每逢假期,都有不少家长带领孩子参观知名高校,领略校园风光和学风。“名校游”也成为寒暑假旅游市场的热门品类。这导致部分高校每逢假期就人满为患,在“大学校园开放”的话题讨论中,过多参观者对校园秩序的干扰,往往成为反对者的主要理由。而高校为了兼顾向社会开放和维护教学秩序,纷纷实施预约制参观,每日限定参观名额。对游客来说,好不容易获得参观机会,怎么参观、参观什么,是进入大学校门前,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
大学校园不是旅游景区,但一些大学确实拥有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景观。悠久的古迹、独特的建筑、秀丽的风景,是大学校园吸引游客参观的重要因素。可是,参观大学校园,不应该等同于旅游目的地打卡。
除了外在的风景,大学的人文积淀、历史底蕴,才是其区别于旅游景区,不可被替代的独特价值。由此看来,参观大学校园是一件“有门槛”的事情。比如,清华大学的早期建筑,见证了一代留美学生“放眼看世界”和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知识的历史;湖南大学校园内的岳麓书院,则见证着源远流长的书院传统和绵延赓续千年的学脉。游客入校参观之前,还需做好功课,读懂校园景观背后的文化。
不少家长带孩子到名校参观,其初衷不言自明,那就是激励孩子好好学习,有朝一日也考上心仪的大学。“望子成龙”的朴素愿望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参观大学不能提高考试分数,更不能服务于应试的价值观。通过参观校园,青少年不妨努力了解大学多元价值面向,了解各个学科与专业的特点,从而确立符合个人兴趣、性格与能力的志向。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比立志考上一所具体的大学更重要的事。
师生是大学的“主人”,做好大学开放,要认真倾听在校师生意见。不少师生反感的其实并不是游客入校,而是游客入校以后的不恰当行为,对校园秩序和氛围造成的干扰。对此,大学通过控制参观人数、规定参观路线和范围等方式,努力实现参观活动与教学科研的相对隔离。同时,避免游客“打搅”师生,不仅需要控制数量,更需要文明的参观方式。
比如,一些热门大学校园出现的商业拍摄、直播等活动,就给人留下了“商业化”浓厚的印象。为了吸引流量,一些主播可能长时间占据取景位置,不仅阻碍师生通行,也妨碍其他游客的正常参观活动。大学校园本该是文明的高地,任何人都要遵循大学的管理规定,共同维护校园秩序。
很多大学建有博物馆、科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借助寒暑假“游学热”,大学不妨改善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参观体验,组织学生志愿者、教师提供高水平的讲解服务,让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成绩与价值特色。高校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在打开校门的同时打开“大学”,才能让公众的参观需求与高等教育理念“双向奔赴”。(王钟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游客打开“大学”的正确方式是什么?,作者:王钟的,来源:中国青年报,来源地址:http://education.news.cn/20240717/01b52d7be00e4735ba5f9ec53b2cd226/c.html)
国家公园有多美,一起去看看!
雪豹在三江源优雅踱步,长臂猿的“歌声”在海南热带雨林中响起,大熊猫憨态可掬成为“顶流”……行走在国家公园,万物蓬勃生长,这里正成为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理想家园,展现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之美,也成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注脚。
2024-07-19
西安:沉浸式文旅热度增 银发族也爱“国潮”
“着汉服霓裳,阅尽长安繁华”,夜幕降临,在西安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钟鼓楼等热门景区内“三步一公主,五步一贵妃”,暑期的古都西安已然成为汉服的“主秀场”。
2024-07-24
喝粥啃馒头,被人逼购物?揭开低价旅游团真相
网络博主“帅大叔”曝光“40元4天3晚桂林低价游”的事情逐渐平息,称“我的儿子不正常”的母亲也终于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但母亲依旧担心,儿子的曝光视频断了人家的财路,怕遭报复。
2024-07-25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