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标签标注行为,加强食品标签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清晰辨识食品标签合法权益,6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标签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期一个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4年7月27日)。征求意见稿提出多项强化措施,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上,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6月30日《华商报》)
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被称为食品的“身份证”,记载了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以及营养成分等信息。食品标签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向消费者传递食品信息的载体,也是消费者了解食品成分、特征等重要信息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依据。换言之,食品标签虽小,却和食品安全息息相关,关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这决定了食品标签理所应当清晰易懂,一目了然,让消费者找得到、看得清、看得懂,真正为消费者购物选择时发挥出参考作用。
但是,长时间以来,市场上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信息“字太小、颜色浅、藏得深、不易算”等问题频频出现,饱受诟病。像是标注文字太小又密、字体不规范、配料表信息存争议;透明包装印灰字、紫色包装印黑字,找准角度才看得见;生产日期写“见袋身”“见封口”,但就是找不到;保质期需要计算判断过期日期;网售食品标签遮遮掩掩……食品标签的这些“找不到、看不清、看不懂”等问题,不仅考验消费者的“眼力”,而且考验消费者的“脑力”,给消费者选购食品带来了不便,特别是让老年消费者十分苦恼。
实际上,从法律角度说,食品安全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食品标签有诸多规定,明确了食品标签应当标明的事项。但只是笼统规定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食品标签的具体位置、颜色等没有明确、详细规范。这就让食品生产厂家有空可钻,致使食品标签“找不到、看不清、看不懂”等问题频现。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食品标签监督管理办法》,则从多个方面进一步规范细化食品标签标注,对当下食品标签“找不到、看不清、看不懂”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改进之策。比如,办法对预包装食品标签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的尺寸、背景颜色等信息进行了明确规定,生产日期、保质到期日不能很隐蔽,需要在主要展示版面显著标注,在最外层包装上标注等。再比如,严格食品名称标注要求,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应当标注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名称,意味着食材配料要说明白,不能模棱两可玩虚的。可以说,这些新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务实性。这在客观上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合法权益,提高消费便利度,真正发挥出食品标签为消费者购物选择提供参考功能作用。
当然,随着办法的出台,我们希望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执法,食品企业自觉严格按照新规主动积极整改,消费者依法维权。(何勇)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食品标签不该“找不到、看不清、看不懂”,作者:何勇,来源:羊城晚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702/624d53958bfe477fa138517956c67e3c/c.html)
茶氨酸饮料不是“安眠神水”
最近一种含茶氨酸的运动饮料,被一些网友称为“安眠神水”,说是“一瓶喝下去能猛睡12小时”“喝了两口就困得不行”
2024-09-19
“严”字当头!校园餐里岂能“捞油水”
2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方面已整改问题涉及资金40.39亿元,完善制度248项,处理处分1200人。
2024-12-24
七部门发文部署四大行动 助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
记者6月10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已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产业提质升级、筑基聚力赋能等四大行动,并细化了18项具体举措,助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06-11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