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一段时间以来新业态不断涌现,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综合带动作用,发展红色旅游由此步入快车道。近年来,各地旅游部门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在培育红色旅游产品上下功夫,推出年轻态文旅产品,持续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
红色旅游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同时,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红色旅游还有助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少地方依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培育红色旅游产业,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游、生态游、文化游等多业态的融合,搞活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
也要看到,发展红色旅游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产品结构多为静态的文物陈列与展示,比较单一,与生态游、休闲游、文化创意等业态的融合还不够深入。对此,应多措并举,通过丰富游玩体验方式,植入新场景、新业态,提供多样化的沉浸式体验,更好满足游客需求。
一方面,凝练红色旅游主题,创新旅游推广方式。通过组织招募在校学生等,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旅行照片和视频,提升红色旅游传播的广度、深度以及热度,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红色旅游。通过开展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红色文创大赛等设计活动,发现并引导更多专业创新型设计人才研究红色文旅产业。依托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目的地。
另一方面,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充分利用旅游业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开放度高的优势,结合科技创新与红色旅游,丰富和增强旅游中的互动性、体验感。例如,声光电的有效结合可以革新传统的静态展览,加深游客对图片、展品等方面的记忆。打造一批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特色的住宿设施、特色餐饮、旅游商品等,在年轻游客群中形成良好口碑,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人气指数,吸引更多“回头客”。 (莫修良)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培育发展红色旅游新业态,作者:莫修良,来源:经济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530/81fd68e1ecc343b482eb52374c1a0e19/c.html)
内蒙古鄂尔多斯:沙漠游日渐“火热”
进入夏季,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游客日渐增多。人们在饱览沙漠独特美景的同时,也可体验穿沙索道、骑骆驼、高空沙漠索道、滑沙等沙漠特有的游乐项目。
2024-06-04
向“村超”学学做大全球朋友圈
去年夏天火爆出圈的榕江“村超”,并未随着赛季结束而沉寂。近日,在这片大山里的绿茵场上,前世界足球先生卡卡登场亮相,成为参与“村超”的首位国际球星。这预示着,贵州“村超”在“吸引全国人民一起玩”后,正在“吸引全世界人民一起玩”。
2024-06-07
“非遗+”焕新出圈 文旅消费释放新活力
随着立竿、出龙、点睛、接龙、送标、旺盆等仪式完成,68岁的张亭源老人身着金黄色底、绣有青龙图案的衣裳,健步登上五彩龙船。平底、昂首、翘尾的龙船在上海宝山美兰湖面灵活行驶、快速转弯,队员们齐声呼号,戏曲演员立于船头,彩旗在风中飘扬,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叫好。
2024-06-11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