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国及世界各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如何做到肺癌防治关口前移?如何进一步规范肺癌防治措施、提高肺癌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对此,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周清教授分享了肺癌防治新知识、新理念。
关口前移,以科学预防为支点,撬动居民大健康
如何科学地预防肺癌?周清强调,只有把“第一关”做好了,才可能降低肺癌发病率。首先,要避免接触已明确的致癌因素,比如吸烟。在肺癌患者中,尤其是长期吸烟的男性患者中,我们发现吸烟与肺癌有直接的相关性。因此,“劝君戒烟”,特别是年轻人、青少年要远离烟草,是有效预防肺癌的关键措施之一。
此外,还要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规律作息、不要熬夜,避免过大的精神压力,及时治疗长期的慢性肺部炎症、慢性肺结核等肺部慢性疾病。如果遇到特殊的工作场景,比如环境中出现特殊的粉尘或特殊的有害物质,要及时做好相关防护。
周清解释道,科学预防肺癌需综合考虑多维度的因素,要在工作中、生活中做多角度的有效预防,才能真正做到合理预防肺癌。其中,很重要的是做好科学规范的体检。特别对于高危人群,比如家庭一级亲属中有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有吸烟史,建议采用低剂量胸部CT检查作肺癌的健康筛查,以及时发现早期肺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以个性化+“排兵布阵”为抓手,合理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肺癌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周清指出,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已成为临床实践中抗击肺癌三大“武器”,如何合理使用它们,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从患者角度而言,首先要对每位患者肺癌的诊断进行个体化的区分。通过病理分型、分子分型、具体的分期、有无转移、转移的范围多少、具体转移的器官,可以组合成很多不同的个体化特征。然后,根据上述个体化特征,在恰当的时机合理使用“武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个体,如何使用这些“武器”需要做好“排兵布阵”。
周清强调,如何真正合理地使用这些“武器”,要交给专业的医生。建议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医生完善需要的信息,进而有助于决定是优先选择靶向治疗,还是优先选择免疫治疗,或是化疗,以及外科手术,放疗等何时介入,根据每位患者的特征,充分利用这些治疗方式的优势,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相对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统筹运用适应性治疗新模式,助力患者综合获益
周清表示,目前肺癌治疗相关的各个指南、各种规范或专家共识以及各种循证医学证据都明确,在标准的场景下,对应的标准治疗是什么。然而,并不是所有患者的情况都能“一刀切”地按照指南治疗。
周清介绍道,适应性治疗是一个新理念,可以简单理解成治疗决策的“加加减减”。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在现有的标准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肿瘤特征和综合情况,做合理的“减法”或“加法”,以助力患者综合获益最大化。要结合标准情况,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对于一位高龄肺癌患者,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做“减法”,以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这样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比如对于肿瘤负荷大或基因比较复杂的情况,我们可能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其他的治疗手段,做“加法”适应性调整,帮助患者对抗肿瘤复杂的异质性,以获得较好的缓解。
周清强调,合理的“加”和“减”并不是随意的,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而不是打着个体化治疗的旗号随意进行“加”或“减”。其实,适应性治疗是非常复杂的概念,如何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做更好的“加法”或“减法”,已成为临床亟待破解的难题。今年最新推出的第一版《非小细胞肺癌适应性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讨论了具体在不同的治疗阶段和分期下如何实施“加法”和“减法”,以及依据哪些生物标志物来决定“加法”或“减法”,但未来尚需更好的证据,更多的临床试验来告诉我们到底“加”有没有获益,“减”会不会损失疗效。目前,这些调整是在现有的证据情况下,在现有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指导我们如何做。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周清:注重科学预防与“加加减减”,创变肺癌防治“金点子”,作者:,来源:新华网,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video/20240426/57daebf8cdd34b3b8f1bf04e18ebc5a6/c.html)
上一篇警惕“吃出来”的脑膜炎
专家提示科学饮奶可改善乳糖不耐受
今年5月12日至18日是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奶及奶制品对健康有显著益处,但很多人因一喝奶就腹胀、腹痛、腹泻而对奶类望而却步。专家提示,科学饮奶可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状,保证身体获得充足营养。
2024-05-13
您了解人副流感病毒吗?
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 HPIVs)是引起婴幼儿和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通常HPIVs感染具有自限性,但有时也会导致严重临床后果,甚至死亡。
2024-06-20
加强“体重管理”重在用科学替代盲目
“小胖墩”“节日胖”“假期肥”……这些健康风险,该如何科学有效应对?日前,国家卫健委、全国爱卫办、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个部门联合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和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的目标。
2024-06-28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