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众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在网络直播普及的当下,不少中老年用户渴望通过线上继续“充电”。部分商业机构正是看中了此类需求,在网络直播平台大肆兜售所谓“健康课程”,并以此牟取不当利益。(3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
中老年用户怎么会轻易“入套”?很大程度上和这类机构贩卖“癌症焦虑”有关。何为癌症焦虑?顾名思义,这是指因患癌或担忧患癌而产生的一系列焦虑症状。换言之,癌症焦虑并非只发生在癌症患者身上。还有一类属过度担忧而频繁就医的情况,被称为疑病症或疑病性神经症。这类人过度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的些微变化,会做出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符的疑病性解释,以至于影响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从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在网络直播平台上,不少盯着“健康课程”的中老年人就是患了疑病症。
如果无良商家趁机干扰“患者”的认知和心理,促使他们将一切不适均归因于癌症,跌入“坑老陷阱”恐怕就是最后的结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无良商家往往先从教授“养生操”或开设“免费公开课”入手,诱导用户加入网络群聊。注意,这次跳转使粉丝从短视频平台迁移入群,不但使平台监管难以发挥功效,而且使入群者在封闭的“洗脑空间”里越陷越深,直到心甘情愿地掏出真金白银。
所以,在短视频直播“健康课程”领域,要形成“良币驱逐劣币”效应,除了监管介入,还需要加强老年教育。要帮助老年人对疑病症建立科学的认知,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抚慰,并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与健康常相伴。(杨博)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别为“癌症焦虑”贩卖者买单,作者:杨博,来源:广州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328/43c403e96887442d8e7bff0852437879/c.html)
出生“一件事”一网通办、外出旅游有“医”靠……各地这样改善百姓就医体验→
国家医疗保障局2月份发布关于在医疗保障服务领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要求精细化、科学化、常态化优化医保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近期,各地推动包括出生一件事多部门联办,生育津贴自动申报、推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大覆盖范围等相关业务,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改善百姓就医体验。
2024-03-28
研究表明形成长期记忆的确很“烧脑”
最近,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没有DNA损伤和脑部炎症,就无法形成长期记忆。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2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2024-03-29
适老微改造,养老大文章
起床怕跌、走路怕摔、洗浴怕滑,是许多老年人共同的生活烦恼。为了排除父亲进出浴缸的安全隐患,上海市虹口区的刘先生选购了当地推出的“浴改淋”专项套餐。小改造带来大便利。从2019年底开始,上海试点新型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截至2023年上半年,累计惠及1.8万多户老年人家庭。
2024-04-01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