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台州3月18日电(傅飞扬 陈玲玲)连日来,春雨淅沥,步入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稞地家庭农场,白色的小番茄种植棚一座连着一座,红黄绿相间的小番茄点缀在藤蔓间。
这一占地300余亩、全年果蔬飘香的家庭农场,由当地返乡大学生徐海亚创办。2008年,徐海亚辞去上市公司的工作,回到家乡建农场、种果蔬、拓市场、玩“互联网+”。如今,该家庭农场的有机果蔬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超200万元。
放眼三门,近年来,像徐海亚这样的新农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已达上万人——他们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把手机变成新农具、将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生力军。
走进三门县浦坝港镇鲜甜共富工坊,当地村民们有的打包橘子,有的装运西蓝花,还有的在直播间里卖力吆喝刚上岸的缢蛏。
该工坊负责人林鹏是一名“85后”,从事小海鲜产业多年,在一线城市经营着4家农产品销售门店,与盒马鲜生等商超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
2022年9月,林鹏乘着农创客孵化的东风毅然返乡,在当地政府协调下,出资2000万元建设鲜甜共富工坊——一期已于2023年10月正式运营,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5亿元。“我希望乡亲们辛辛苦苦种的农作物、养的小海鲜,能卖出更好的价格。”林鹏受访时说。
广袤的乡村,蕴藏着无限机遇。
近年来,新农人林美红带领种植户们积极参加各种农技培训班,开展甜瓜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每年引进甜瓜新品种40余个,还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密切合作,成了三门小有名气的种植大户。
“我们不仅会种瓜,还在学习卖瓜,最近开始玩直播,持续拓宽农产品销路。”面对镜头,1970年出生的林美红一点也不怯场。
同时,在三门县健跳镇“共富柚一村”农产品展销中心,新农人主播们在直播间里激情洋溢地推介农副产品。截至目前,“共富柚一村”网上零售总额突破800万元,已入选2023年度浙江省级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专项激励项目。
今年2月,浙江全省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大会在杭州举行。在这场“新春第一会”上,加强上述“三支队伍”建设,被该省明确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构筑人才竞争新优势的固本之举。
乡村亦是实现“人才蓝图”的必争之地。“为了将新思路、新技术、新业态带到乡村,我们在平台孵化、培训提升、典型带动等方面作了尝试,致力于变‘单打独斗’为‘抱团振兴’,助力‘三支队伍’建设。”三门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柯斌介绍说。
如其所言,三门实施“蟹乡新农人”培育行动,通过组织联建、资源共享,孵化、培育、发展一批新农人,继而带动农村产业迭代升级;强化培训提升,组建农业专家、乡贤帮富、法律顾问等十大“共富帮帮团”,解决创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一批爱农村、懂农业、有技术的新农人不断涌现,正点燃农村的“新希望”。(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浙江三门新农人特写:新技术、新渠道助力乡村共富,作者:傅飞扬 陈玲玲,来源:中国新闻网,来源地址:http://www.chinanews.com.cn/cj/2024/03-18/10182373.shtml)
上一篇植保无人机挑麦田春管“重担” 山东“新农具”解锁耕作新模式
下一篇家庭农场开启致富门
家庭农场开启致富门
“家庭农场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2023年底,我国家庭农场已近400万个。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占比居多,已成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力量。
2024-03-27
智慧农业“未来”已来
随着中国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亟需解决。智慧农业或将成为这一问题的重要答案。
2024-04-10
“优质电”浇灌智慧农业开出“致富花”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近年来,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将能源电力与乡村振兴充分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需求导向,加快融合创新,推进建设智慧用能服务项目,实现智慧用能与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村生活、供电服务深度融合,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在打造乡村振兴中展现电力新作为。
2024-04-18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