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隆冬时节,成都市植物园中心广场上,数十名游客列成方阵,跟随志愿者老师的口令习练八段锦。有白发老人,也有年轻姑娘,一招一式,诠释着历史悠久的中华养生文化。
这是记者近日在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调研时看到的一幕。2021年12月,上海等7个省(市)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两年过去,到示范区走一走不难发现:学中医、爱中医、用中医,已成为许多人的健康习惯。
在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宋文采告诉记者,患者从经方治疗中获益,医生开中药处方也更有信心了,特别是看到一些经方疗效立竿见影,年轻大夫对中医经典“肃然起敬”,积极学经典、用经方。
“我自己的阑尾炎就是用中医经典论著《金匮要略》所载的‘大黄牡丹汤’治好的。”借着示范区建设的东风,临沂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何勇更加积极地宣讲中医药文化和医院的特色服务。
“以前我们的中医特色不够突出,推行‘中医经典全科化’等服务模式以来,医院的特色优势更加凸显,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明显提升。”
医疗服务体系、医保支付方式、中西医结合模式……围绕系列改革重点,示范区大胆探索,带来更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从将信将疑到由衷叹服,人们对中医药“简便验廉”的认知和信任,在示范区的改革建设中不断积聚和升华,社区正在成为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
发放二十四节气中医预防汤药,开展免费为老年人贴敷三伏贴和三九贴、小儿推拿等中医药服务,制作膏、丸、散、贴等中药剂型……青岛市李沧区沧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中医药服务,覆盖周边4万多人。
老字号打出“年轻牌”,中药养生茶饮受追捧,节令饮食成时尚……中医药在人们生活中的出镜率越来越高,也在年轻一代的心灵深处播撒新绿。
中医药主题手抄报、中医药文化长廊、百草园……在山东省临沭县光明路小学,教师孙晓东介绍,作为山东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光明路小学通过沉浸式体验将中医药文化与课程教学融合,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兴趣的“种子”,让中医药文化在家庭、在全社会“生根发芽”。
随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各地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已在儿童青少年中蔚然成风。
“中医药治病救人,十分有用!只要认真地辨识每个中药的特点就可以很好地学习它。”从蜀龙学校六年级学生邹天一质朴的话语中,记者读出了兴奋、也感受到了中医药与新时代新生代的同频共振。
两年只是开始,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百姓,示范区的探索还在继续。从走近到亲近,从尝试到热爱,中医药这一“中华瑰宝”正在绽放更耀眼的时代之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学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成为大众健康习惯和文化自觉,作者:田晓航,来源:经济参考报,来源地址:http://www.jjckb.cn/2024-01/24/c_1310761746.htm)
“脆皮年轻人”花式养生,有人月均账单超千元
颈椎、腰椎疾病年轻化,让理疗、推拿在年轻人间日益盛行。长期熬夜后,一些年轻人受自我补偿安慰心理影响选择吃保健品,买各种泡脚包、热敷贴等。
2024-02-19
络病理论指导中医药实践 黄从新教授谈心律失常防治新趋势
近日,以“传承 创新 开放 融合”为主题的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新华网特设大会访谈直播间,邀请众多中西医大咖,对本届络病学大会热点话题进行解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名誉院长、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黄从新教授在访谈时表示,中医药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临床价值日益凸显,且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广阔,值得深入探讨。
2024-03-06
中医药为失眠与抑郁治疗开辟新路径
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精神&神经论坛”上,来自国内顶尖的二十余名医学专家学者,聚焦失眠与抑郁这两大精神健康难题,共同探寻背后的奥秘,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其中,中医药以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为失眠与抑郁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可能性,也成为此次会议讨论的核心话题。
2024-03-20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