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村民在水泉村紫仟家庭农场多肉植物大棚内管理多肉植物。
近年来,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水泉村引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多肉植物特色种植。目前,水泉村已形成以新品种研发、繁育、推广、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示范基地,带动村民创富增收。
1月22日,村民在人工光源大棚内繁育多肉植物幼苗。
1月22日,水泉村紫仟家庭农场负责人段莹莹在多肉植物大棚内查看多肉植物生长情况。
1月22日,水泉村紫仟家庭农场负责人段莹莹在多肉植物大棚内查看多肉植物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山东济南:“小多肉”助农创富增收,作者:朱峥,来源:新华网,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photo/20240122/0d80efce993c44f983a7fecbc739f9a0/c.html?page=1)
上一篇让“隐藏款”特产成为爆款
蔬菜直达餐桌 独山“校农结合”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近日,在独山县上司镇打羊村娃娃菜(白菜)种植基地,成片的娃娃菜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基地里,农户们熟练地采摘成熟的娃娃菜,一旋一扭,快速地割断菜根,再清理掉松散的叶子,一棵品相完美的娃娃菜就呈现在眼前。
2024-01-30
“馒头成致富大产业”带来的启示
进入腊月门,家家户户开始忙着置办年货,在山东青岛,年货清单里必不可少的一项便是王哥庄大馒头。花样繁多、色彩斑斓的大馒头不仅深受本地人喜欢,还漂洋过海、远销海内外。2023年,青岛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共生产大馒头约1.4万吨,产值1.2亿元,完成了从餐桌面食到特色经济“领头羊”的华丽转变,成为乡村振兴、增收致富的“金饽饽”。
2024-02-07
让“隐藏款”特产成为爆款
东北竟然产蔓越莓?四川也有鱼子酱生产基地?吃南美对虾到中国甘肃?近日来,文旅行业的火热带动了各地之间的交流,互赠地区特产引发广泛关注。然而,这些精心准备的“手信”就连许多本地人也没听说过,以至于有网友调侃:“特产特产,难道是特地瞒着我产的?”
2024-01-19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