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的我们就像在完成一场抵抗重力的飞行,一边是事业,一边是家庭,根本就没有想到正值青壮年的我会患上脑膜瘤。”从事法律工作的陈清至今回忆起自己的确诊经历仍心有余悸,年初的一次“眼睛检查”,竟帮她及时发现了脑瘤。“当时眼睛出现了一些短暂的双影、模糊症状,以为是用眼过度。我在体检中心选择了包含视网膜人工智能健康评估的体检套餐,体检结果出来后,立刻接到了工作人员的电话提醒,被告知存在‘视乳头水肿的现象’,建议进一步就医。”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陈清在三甲医院做了脑部CT等检查后被预判为脑膜瘤。
像陈清这样通过视网膜异常发现重大疾病风险的患者并不是个例。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的5年中,爱康体检集团联合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研发企业鹰瞳科技共计发现17845人次眼底重大阳性的体检者,其中视神经类重大阳性就有950例。这些患者需要立即到医院确诊或排除可能引起严重视力损伤的病变,否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目前,陈清经过及时手术和干预,视乳头水肿的症状已经消退,两只眼睛也恢复了正常,这说明术后效果非常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在对比陈清的检查报告时介绍,眼睛视网膜是我们人体中唯一能够直接看见血管神经的组织,脑部、心脏、肾脏……几乎所有人体系统在眼睛上都能找到对应的关系,眼底影像可以做全身健康的守护神。
“我们主要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预测一个人每天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的发展变化,并生成图像,从而帮助用户提前发现健康风险,及早干预。”鹰瞳科技创始人张大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眼底理论上可以观测到200多种常见慢病,作为疾病早筛手段价值巨大,并且更有机会通过各种场景进行普及。因此,鹰瞳科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AI视网膜影像领域精耕细作,如今已成为一家拥有先进技术平台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公司。
“近年来,随着医疗AI产品的注册审批流程不断加快,国家相关数据库的建设、行业标准等逐步完善,行业整体发展在不断提速。”张大磊说,2021年,鹰瞳有幸作为第一家医疗AI公司在港交所成功上市;2022年获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获得这个荣誉的首批医疗AI公司之一。“截至2023年上半年,我们的视网膜影像AI产品已经在800多家医院、5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200家体检中心、1200多家视光中心、90多家保险公司、700多家药店应用,服务用户近2000万人次。”
“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AI赋能医疗将表现得更加精彩。”张大磊认为,医疗AI企业应抓住机遇,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下一步,鹰瞳科技将继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研发出更多符合临床价值的医疗AI产品,探索多维度的商业化落地模式。“医疗AI在基层的应用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未来两年我们有信心把产品技术进一步下沉基层,解决大量未获满足的市场需求。”张大磊说。(记者 吴佳佳)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AI赋能健康管理,作者:吴佳佳,来源:经济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tech/20240119/c49da2535d434652a4eb96b4a3e6280c/c.html)
研究揭示限制饮食可减缓大脑衰老的机制
限制卡路里摄入被认为能改善健康并延长寿命,但科学界长期以来并不清楚这背后的机制。美国一项新研究揭示,名为OXR1的基因在限制饮食从而减缓大脑老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01-19
你知道健康家庭包括哪些基本条件吗?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健康家庭建设指南(试行)》,对健康家庭的基本条件、家庭成员需要掌握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提出了要求,包括对运动、睡眠、刷牙等生活细节都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
2024-01-22
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多部门解读发展银发经济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也是国办2024年对外发布的1号文件。在22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关部门对文件进行解读。
2024-01-23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