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与嘉香农业种植合作社签订的水稻种植订单获得了大丰收,每垧水田比往年多打1000多斤粮。”刚刚卖完水稻的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梨树村村民单国良决定明年继续与嘉香农业合作社签订种植订单。
记者11月27日从绥化市北林区获悉,该区大力推广“垦地合作”新模式,今年在9个乡镇打造玉米、水稻、大豆科技示范园区12个,落实垦地合作科技园区5个,借助农垦先进技术、机械、模式,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农业的数字化场景应用已成为北林区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在北林区农业大数据中心,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连文正在通过监测站反馈的信息,分析全年的农业生产情况,“北林区农业大数据中心包含作物种植分类、长势分析、地块监测、耕地质量监测、灾害监测、田长制、灾情预警、产量预估、地力监测、农险定损理赔10个模块,是集农业大数据、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农业产业数据科研服务等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目前,北林区已在嘉禾米业、稻米香米业、正大米业、盛昌种业等生产基地建设数字化示范基地10个。
数字化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北林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胡占军介绍:“截至目前,北林区已建有农业大数据平台3个,田间电子监测设备19台套,益农信息社171个,电商商城1个。”该区还把数字应用与质量溯源有机结合,组织全区38家绿色食品企业与国家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实现衔接。正大、嘉禾、稻米香等绿色食品企业应用物联网、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种植、田管、加工、包装、销售全环节可视可追溯。
在秋慧丰公司农服植保公司,无人机操作员顾嘉健正在汇总梳理全年的作业数据。“多光谱成像就像人用医疗器械体检一样,可精准成像。可以通过对地块苗情实时扫描,根据作物长势确定施肥方案,科学精准变量喷施叶面肥,达到增产增收效果。”北林区通过建立监测站,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飞、地面监测系统相结合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手段,实现了灾害监测预警、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今年北林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4.8万亩,预计粮食产量26.64亿斤,实现二十连丰。”绥化市北林区委书记单伟红介绍,北林区将在农业产业化上持续发力,大力推广高端农机和数字化场景应用,打造智慧农业先行区,为推动现代化大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北林力量。(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付东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黑龙江绥化北林区:数字化助粮产“二十连丰”,作者:李丽云 通讯员 付东星,来源:科技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info/20231130/cceeb69751af49f8ac74e599940b180a/c.html)
探索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 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国式乡村都市现代化特色指南探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广东、贵州两地的政、企、学等领域代表,通过现场观摩考察、会议交流研讨的方式,群策群力,积极探索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12-04
农业农村部:切实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和产销对接
近日,为做好今冬明春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蔬菜保供稳价,农业农村部对当前蔬菜产销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切实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加强产销对接,保障菜农收益。
2023-12-14
大叶茶香飘过科技小院 中国海油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中国海油乡村振兴帮扶地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一股茶香自茶坊翻炒而起,蜿蜒辗转,自五指山上、黎族村落、致富路旁,乘着新时代的东风,一路飘扬,来到了中国海油首个科技小院——五指山大叶茶科技小院的揭牌仪式活动现场。
2023-12-19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