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针对如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受访专家认为,发展好养老金融需积极推进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发挥金融跨期资源配置功能,为人民群众积累养老资产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银行发力养老金融
养老金融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等内容。当前,金融服务个人养老和养老产业的重要性凸显。
2022年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去年11月份,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启动实施。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即将落地满一周年。
参与个人养老金运行的金融机构众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中的关键主体,承担着提供多元、优质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其优势主要集中在账户和渠道。目前,已有23家银行获准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
近日,多家上市银行在三季报中公布了个人养老金业务情况。例如,上海银行在三季报中表示,持续打造为老服务特色,丰富养老宣传教育活动,创设专属储蓄类产品,满足老年客户资金增值保值需求,不断延展养老财富管理内涵。截至2023年9月末,上海银行养老金客户为158.07万户,继续保持上海地区养老金客户份额第一,管理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AUM)4517.96亿元。
北京银行在三季报中表示,该行全面发力养老金融,推动开户规模与缴存质量双提升。截至9月末,该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突破114万户,成为首家且唯一一家突破百万的城市商业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记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人民群众积累养老资产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迫切需要发展好养老金融。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告诉记者,养老金融的发展关系到养老“三支柱”的建设。个人养老金有关政策的落地,将逐步为金融市场提供较为充沛的长期资金来源,有望成为资本市场的压舱石。
业内人士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影响深远,对金融机构而言是重要的历史机遇,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各具禀赋优势,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养老金融市场未来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创新产品供给
谈及进一步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商业银行需要不断丰富、创新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如在充分考虑老年人群体风险偏好的基础上,设计差异化、系统化的理财产品组合;不断探索适用于老年人的消费场景建设,对老龄群体消费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支付工具等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开发真正符合老龄群体消费习惯的产品及支付工具。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为鼓励更多个体参与缴存个人养老金,可以考虑对低收入或三孩家庭直接补贴;对不同人群分档设置不同缴纳上限;打通第二、三支柱的转存制度,释放更多资金以撬动更多需求等。
杨海平建议,应进一步加大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力度,继续积极推进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利用金融科技进一步优化养老金业务办理体验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积极推进产品创新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作者:证券日报,来源:证券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money/20231102/91f7db93f6544c6da334e75edc888acb/c.html)
“银发积分”开启智慧养老新模式
初冬的傍晚天气渐寒。家住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康城社区康泽苑小区的老人窦廷良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麻利地停在蒙欣广场一家包子铺门前的停车位上,丝毫看不出他已有83岁高龄。
2023-11-10
让“养老”变“享老” 人生故事“另起一行”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中国人寿联合新华网从其第三届短视频大赛作品中精选出有故事性、有代表性的作品,经新华网融媒体团队以故事短片、深度稿件、人物海报等多种手段进行二次创作,通过中国人寿官方自媒体矩阵和新华网融媒体平台共同发布、展映,深度呈现中国人寿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使命担当。
2023-11-10
蹲点调查 | 山东威海:“智慧养老”托起幸福晚景
危急时刻按下定制款话机的“SOS”键,就能随时联系上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儿女手机“下单”,便可在家享受助餐、助洁、助医等各类贴心服务;在社区食堂“刷脸”就能享用一顿热乎饭……近年来,老龄化程度居山东首位的威海市大力探索“智慧养老”模式,打造了全省首家市域一体、覆盖城乡的市级综合养老服务信息平台——6012349便民服务中心,筑起了24小时的“云上养老院”。
2023-11-11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