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仍把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放在首要位置。文件明确,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展吨粮田创建。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之所以强调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主要是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今年粮食生产形势与去年相比大大改善,有利条件明显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一是担心有些地方在粮食生产上会有麻痹思想;另外就是担心有的地方觉得种粮食不划算,对此要确保相应的责任能够压实。
“因此底线要求仍然不能松懈,大家都要担起责任来,粮食产能还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大豆、玉米的产能还要进一步提高。”李国祥说,因为耕地面积有限,所以种粮面积扩大难度比较大,但是单产的潜力是很大的,可以通过发挥科技的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强田间管理,选择好的品种等来提升单产。
李国祥举例说,大豆单产国际上平均是每亩200多公斤甚至300公斤,而我国平均亩产只有100多公斤。“不仅仅是跟国际上有差距,国内单产的差距也不小。”他说,比如新疆大豆高产的可以达到400多公斤/亩,但其他多数地区都达不到这一水平,因此在单产方面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
202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本次文件也延续了这一提法,并提到开展吨粮田创建。
如何理解“吨粮田创建”?李国祥以玉米为例进行了解释,比如东北地区如果是高标准农田,一季的产能就能达到一吨。而在华北地区,因为是把夏粮收获以后再种玉米,所以单独种一季玉米是到不了1吨的,但加上小麦就能够超过一年一吨的水平。不过不管是哪一种作物,主旨还是要致力于提高粮食的产能。
此外,文件还提出,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补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
在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方面,文件提到,要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支持木本油料发展,实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落实油茶扩种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
上一篇“农业强国”是什么样的?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