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2020年启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两年多来,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果。围绕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央财政以“先建后补”的方式,两年共支持2.7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并支持整县推进,新增库容1200万吨以上。
一是设施建设有布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网络作出全方位、全链条的规划布局。农业农村部编制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规划》,提出构建“一个网络、五大支撑”融合联动的产地冷链物流体系。20多个省(区、市)制定了相关规划,形成了上下衔接、统筹推进的“十四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布局。
二是财政投入有力度。三年共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00多亿元支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直接撬动社会资金投入400亿元以上。很多地方财政衔接配套,增加补贴主体、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比例,成为中央财政的有力补充。
三是工作推进有机制。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目前,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基本都成立工作专班。安徽、广东、重庆、四川、甘肃等地建立分管省领导联系机制。天津、山西、江西、山东、湖南等地将项目建设列入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
四是项目管理有规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管理规范(试行)》,重点对规划编制、申报审批、建设指导、竣工验收、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统一规定。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依据该规范,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上下衔接、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提升项目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五是配套政策有保障。推动各地落实支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用地用电优惠政策,20多个省(区、市)专门出台本地区落实文件。推动出台金融配套政策,创新产品、优化流程,推动开发“仓储保鲜贷、仓储保鲜-新农保、仓储保鲜-浙里担财农贷”等专属金融产品,累计申贷金额100多亿元。
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短板加快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基础不断夯实。项目建设增强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商品化处理和初加工能力,有效降低产后损失,实现择期错季销售,增强主体议价能力和产业抗风险能力,成为供应链的“稳定器”“蓄水池”,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平台、新渠道。同时,项目建设坚持向脱贫地区倾斜,两年累计覆盖545个脱贫县,占实际总补贴资金约50%,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抓手。
解读《“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
农产品产地市场是在农业市场化深入推进和农产品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在具有较高商品率的农产品优势产区,
2022-12-27
八部门联合印发!扩大当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日前,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
2022-12-27
中办国办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2022-12-27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