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具有时代意义
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大量适用人才、技术直接对接三农、服务三农,创新了适合三农发展的人才供给模式和科技“双创”机制,在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依然具有重大意义。一是为共同富裕做大“蛋糕”补齐乡村人才和科技缺口,解决全面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可以拓展乡村人才、科技供给的类型和广度,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补短扩面,有效解决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二是为共同富裕做好“蛋糕”提供创新型人才和科技,解决三农发展中的不充分问题。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可以提升乡村人才、科技的层次和水平,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提质稳盘,有效解决三农发展中效益、效能的不充分问题。三是为壮大集体经济提供系统性人才和科技,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健全乡村人才、科技的链条和体系,支撑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创设农民参与农村产业的路径和载体,共享发展成果,有效处理促进共同富裕进程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乡村科技迭代升级
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乡村人才和科技的供给在专业广度、层次水平上尚有不足,系统性尚要提升。因此,要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迭代升级乡村人才和科技的类型、层次和体系。
一是从集中在第一产业投放特派员人才向一二三产业拓展,加大深度开发乡村资源的科技供给。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类型应从单一的农林类专业向工业、信息、文旅、规划、管理等领域拓展,农技师、农创客、工程师、规划师等各路科技特派员队伍合力促振兴奔共富,带动各类人才走进乡村,助推乡村全面发展。打通“两山”转换的有效通道,是乡村全面振兴、做大“蛋糕”的有效路径,科技特派员制度应加大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的科技供给,引入康养、农文旅等增值产业所需技术,让更多“山沟沟”掘出“新宝藏”、产出“金蛋蛋”,加快做大“蛋糕”。
二是推动特派员人才向引领型人才和青年人才倾斜,推进乡村科技由传统向现代化新业态转变。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掌握乡村产业现代化技术的高层次专家和创造乡村产业新产品、新业态的青年才俊是重要变量。应选派更多的掌握农业现代技术、具有科技引领作用的高层次专家科技特派员,提供更多现代化技术,促使种子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把青年才俊派往三农一线担任科技特派员,引入“互联网+”“数字+”“云上+”等新理念新业态,发力数字经济,推进产品上网、企业上云,产生更多新产品、新活力、新动能,做高质量的“蛋糕”。
三是推动特派员结构向链条型转变,健全产业各环节和产业链的科技链支撑。集体经济、产业链整体高质量是兼顾效率和公平包容性发展的基石,一校一院难以系统提供上下游、金融、政策等支撑产业各环节的系统化人才链供给,因此,突破点状、局部的科技特派员结构,向有联结关系的链式、网状“政产学研金”联盟科技特派员格局转变,增强人才供给的系统性。设立企业法人特派员,调动各类企业服务乡村的能动性,发挥企业直接推动产业的特有能力,赋能强村公司等乡村集体经济,为做又大又好的共享“蛋糕”提供系统性人才和科技支撑。
着力体制机制改革,抓实抓好科技特派员制度
新时代新形势下,抓实抓好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推行科技创新、人才服务,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发力和创新。
一是明确农业人才和科技的公益性质,加强政府顶层设计,注重统筹协调。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要从“国之大者”的高度认识农业人才和科技的重要性,建立高规格、强责权的领导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建设由政府部门、地方、企业、院所、高校和金融机构组成的管理、运行体系,做好顶层设计,提出目标要求,出台配套制度,大范围、大力度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二是明确特派员科技成果的商品属性,打出税费、信贷等杠杆和政策的“组合拳”。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和政策引导功能,在税费、信贷、土地、工商、规划等制度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和倾斜,使科技特派员带来的企业、资本、成果、人才从三农发展中获得相应的利润和回报,激励社会优质资源向乡村流动,刺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辐射乡村。
三是创新科技特派员供需匹配方式,探索三农发展职业经理人、运行中介和大数据引擎。乡村靠自身能力很难对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专业谋划和创新设计有新突破,科技、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问题由来已久。建立乡村职业经理人、运行中介和大数据引擎,充分认识乡村产业规划、新产品新业态、项目设计、人才科技匹配等,需要让专业的人采用专业的方法做,建立共享共担机制,架设责权利融为一体的供需通道和桥梁。
四是夯实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若三农需求端的积极性和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弥漫,科技特派员制度无法承接,乡村全面振兴无从谈起。选强配优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其在乡村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管农村工作的政治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和基础保障,保障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者:沈希,来源:农民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209/t20220905_7893148.htm)
十年来,我国基本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 兜牢民生底线 增进民生福祉
十年来,我国基本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这一体系年均保障低保人员4000万人以上、特困人员近500万人、临时救助人员1000万人次左右、各类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230万人次以上。”
2022-09-13
“数字下田”:稳住“粮袋子”,鼓起“钱袋子”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业的使命在于牢牢稳住中国人“粮袋子”的同时,千方百计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2022-09-15
全国234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14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和成效有关情况。
2022-09-16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