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是什么说法?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22-08-23
107696

  “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气象谚语,它反映了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的变化规律。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读这句谚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气象学原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处暑不过午”。处暑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它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的开始。在处暑这个节气之后,太阳开始向南移动,日照时间逐渐减少,气温也开始下降。而“不过午”则是指在处暑这个节气之前,气温最高的时间段是在中午时分之前。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热到白露后”的含义。白露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它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在白露这个节气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天气也逐渐转凉。因此,“热到白露后”就是指在白露这个节气之前,气温依然很高,天气依然很炎热。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这句谚语呢?这是因为在中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也很高。因此,在白天的时候,太阳对地面的辐射能量非常强,导致气温持续上升,直到中午时分达到最高点。而在下午和晚上,由于地面被太阳辐射的时间变短,气温也逐渐下降。
  在“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这句谚语中,“不过午”指的是夏季气温最高的时间段在中午之前,而“热到白露后”则指的是夏季气温会一直持续到白露这个节气之前。这是因为在中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受到太阳辐射能量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惯性,即使进入秋季,气温下降的速度也比较慢,炎热的天气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中,我们应该注意防暑降温,保护自己的健康。在炎热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多喝水、穿透气性好的衣服、避免暴晒等方式来降低体温和保护自己的身体。
  总之,“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气象谚语,它反映了中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的规律。在理解这句谚语的含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防暑降温,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处暑是什么意思?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下一篇处暑,为什么不叫出暑?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