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则农村美、农民富,三农问题始终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当前,我国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阶段,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让占中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农民群体进一步增收致富,成为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协调发展问题、最重要的民生问题、最关键的农业产业优化升级问题。
这些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现代化。
一、 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现代化工程离不开智慧农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现代化是一个急不来的系统工程,推进这一系统工程,首先要打好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地基。简单地说,农业现代化指在农业生产现代化基础上,通过现代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概括而言,就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生产现代化、销售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服务现代化等全流程的现代化。
二、 智慧农业是解决我国农业大而不强问题的根本出路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业生产国,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快速提高,农业现代化成就突出,然而,事实上,相比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德国、英国、以色列等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我国农业的平均生产效率、机械化水平,人均产值,农民人均收入等均存在很大差距。全球智慧农业蓬勃发展,我国智慧农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发展势头迅猛。
仍然改变不了这一重要事实: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却不是农业强国。土地规模小,全国各地地形复杂多样,农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留守老人(或者说农村空巢老人),60、70岁以上的老人成为了农村农业生产的主力,愿意从事并且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后生比较缺乏,甚至可以说严重缺乏,甚至一些村庄的耕地撂荒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农业生产劳动力后继无人的现象及危险已经日益显现。
智慧农业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更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以上问题的根本出路。
首先我们来仔细剖析下何谓智慧农业?简单说,智慧农业就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大幅提升农业生产及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目前在农业生产中日益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智能温室、智能蔬菜大棚、无人驾驶收割机,农业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就是智慧农业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 数字经济时代智慧农业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数字经济时代的智慧农业整体呈现出以下四大发展趋势。
(一) 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数字化趋势
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于农业生产端、服务端等。大数据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畜牧养殖业等,通过利用物联网、传感器、遥感、移动互联网、PC互联网、信息采集车等设备进行农业种植等生产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依据分析结果实现农业智慧生产的标准化监管、指导和调度等。例如在目前应用已经较为普遍的病虫害防治领域,通过获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病虫害信息,结合大数据技术分析灾虫病害状况,提出防治办法和处理意见等,从而大大提高灾虫病害防治水平。
同时,大数据在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以及农产品上行和农资产品下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科学合理规划和管理、农业市场预测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农产品源头及质量追溯、农村电商(包括农村物流)是典型应用场景。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农村电商,有力地破解了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个体分散性与大市场对接性的矛盾。概括来说,借助互联网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融合电子商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大数据有力地助推了我国农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增加农民收益,进而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 以智能化引领的少人化、无人化趋势
与工业领域的机器换人一样,种、耕、喷、采、巡等不同应用领域的农业机械越来越多地走进田间地头,大量的农业生产人口被机械所代替并节省了下来。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管理运营一大片农场这种事未来只会越来越多,我国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将会借助智慧农业的力量日益得到凸显。
(三) 以物联网为引领的互联化、集成化趋势
物联网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主要体现在随着越来越多智慧农场、智能大棚、智能养殖场等智慧农业经营形式的出现,能够实现不同物体间数据采集、分析、传输,从而实现万物互联效果的物联网技术有望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四) 以空天地技术为引领的一体化融合趋势
随着智能农机、智慧大棚等智慧农业的日益普及发展,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卫星、导航、无人机、地下管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囊括和覆盖空天地的技术交叉融合应用于我国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四、 我国持续发力推动智慧农业深入发展
在全球智慧农业发展潮流之下,我国在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方面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不仅出台了数字农业发展规划,也在大力推动农业各行各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慧养殖、智慧种植云管理平台、云解决方案、应用软件以及APP等等,广泛使用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等技术的智慧大棚、智能农场等智慧农业新模式更是越来越多。
尤其国家农业部主导建立的智能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能够通过在线及离线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专业的农业知识指导、信息查询、专家服务等等,在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农业数字化服务的同时,更是打造了一款实用高效的线上服务产品,深受广大农民好评。同时,全国各地大力推动,并且持续深入开展的农业专家服务团、农业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下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活动更是实效显著,做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农民提供了很多贴心受欢迎的服务。
五、 我国发展智慧农业更需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当前,我国这种土地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情况下的一家一户小规模农业生产要如何推动发展智慧农业呢?概括来说,只能是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一) 需根据不同经营主体类型及特征辨证施治促转型
需要以高超的智慧和管理服务意识及艺术,面对和考虑解决小农户应用智慧农业生产机械及模式、种养大户的数字化转型、家庭农场的智慧化转型、产供销及消纳的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等问题,以及经营主体的智慧化,专业化的转型问题。
(二) 需根据不同产业类型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如搞农业养殖的、搞种植的、农机农业的信息化深度融合、健康养殖废弃物的智慧化处理、数字技术的应用及综合支持、智慧养殖的智能技术装备、智慧物流业等等,都需要具体分析对待。比如,要大力发展农村智慧物流,就需要考虑解决仓储物流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冷链仓储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标准、监管等问题。
(三) 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特征因势利导高效发展
如东北、内蒙等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需要考虑高端大型的智能化装备的改造。东北垦区机械化水平在全国领先,如何结合发展城郊型智慧农业,加快智慧休闲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进而推动农旅融合、农信融合、农康文旅融合,从而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西北地区土地贫乏而且比较缺水,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型集约型节约型的智慧农业。沿海如海南,因势利导地大力推动集成化技术的应用。西南山区,贵州、云南、广西等这些地区,平原少,需要发展具有这些地区特色的智慧农业,发展高山特色的绿色农产品等。
智慧农业道阻且长,咬定青山久久为功,数据赋能必定助农更强,高新科技源头活水促振兴,数字技术与农业科技融合,一定会创造我国农业更加美好的未来,一直以来困扰我国发展的三农问题,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以及党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早日解决并实现,14亿多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奋斗目标也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上一篇智慧农业的四大特征
智慧农业的管理方式与模式是什么样的?
智慧农业是农业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得到了国家政策的认可和支持,市场上关于智慧农业应用的软硬件设备也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了许多,为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做出了贡献。
2022-06-18
智慧农业的五大优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以智慧农业为表现形态的农业智能革命已经到来。智慧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对农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2-06-18
智慧农业的三大效益
什么是智慧农业?随着4G、5G通讯技术的应用,智慧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各个领域行业中,导致大家对“智慧”的认识与理解出现了偏差,事实上,智慧农业不是简单的将通讯技术应在于在农业上,
2022-06-18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