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样才算是安享晚年,打牌?听曲?下棋?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让他们成为“斜杠老年”,身兼数职,今天播种、补苗,明天除草、捞虾,在做力所能及的事赚取“零花钱”的同时,顺便和年轻人一起在3年里为村集体经济创造百余万元的价值,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硬气”过晚年生活的老人,在湘潭县中路铺镇柳桥村随处可见。
柳桥村现有60岁以上老人1146人,平均每天有300人左右在村里的产业基地务工。“在我们这里,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就业、获得报酬,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为。”柳桥村党委书记曹铁光介绍,2019年底,柳桥村种植结构得到调整优化,产业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水涨船高。可当时,愿意留在村里就业的年轻人极少,村委班子想到,其实村里赋闲在家、身体健康,且愿意投身劳动的老年人不少,把不需要设备和资质、强度较小的工作交给他们完成,支付一定的劳务费用,也许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老有所为”的前提是安全。柳桥村村委按组别将所有老人分成7个片区,由一名村干部任片区组长,专门负责组织辖区内老人上工、下班。寒暑备药、每天安全叮嘱自是必不可少,如果工作的基地较远,组长还会安排专车免费接送老人上下班。
活不累,还有工资、福利,村里越来越多“闲不住”的老人成了产业发展的参与者,龙松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身体硬朗,人也勤快,3年来,每一个产业基地里都有过他默默劳作的身影。
“以前就是‘扣手板皮’,现在我每年收入少则万元,多则两万元。”5月19日14时许,我们见到他时,他正戴着一顶大草帽,在花生田里忙着。铺膜、挖洞、补苗,他动作麻利,丝毫看不出已经82岁高龄。因为工作认真负责,龙松生还获得了柳桥村2021年度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说,“我也没想到,80多岁了还能得到这么大的荣誉!”
曹铁光介绍,村里5大产业基地每天需要劳动力200-400人,高峰期则需要600人以上。而目前在基地务工的劳动力中,80%都是龙松生这样的老年人,他们平均每人每年能挣7000元。“千万不要小看了这7000元,有了它,老年人就有了充足的零花钱,就有了给孙子的‘压岁钱’,更有了不用向人伸手的‘硬气’。”
这种“硬气”,无疑让柳桥村的老人们活出了自豪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再次融入社会的机会。
过去,留守在家的刘亚军时常感到孤独,只有出去打牌,才有人拉上几句家常。自从在村里务工,她每天都跟几个老姐妹一起“上下班”,有时是往营养土里下高粱种子,有时给新苗移栽。“边干活边聊天,时间过得很快,再也不觉得这里痛那里痛了,崽女都说我看上去精神好多了。”刘亚军笑着说。
如今,7个片区组长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关注老年人突发情况的“哨兵”。“新闻里看到有的老人独自在家,发生意外后没有被人及时察觉,延误了抢救时间,真的很令人心痛。”片区组长之一的阳巧其说,现在,村里大部分老年人都加入了务工队伍,组长们与片区老人的关系愈发紧密,一旦发现有老年人无故“旷班”,组长们可第一时间获知消息并上门查看,提供帮助,这无疑给村里的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的安全上了一道“保险锁”。
正因为这些,村里老人务工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他们的子女也越来越支持,大家都乐在其中,活得充实又体面。
老人很焦虑,这些养老机构的举措真暖心
随着疫情形势的反复,市民政局已从3月13日起对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执行一级响应防控措施,实行全封闭管理。其中,养老机构全封闭管理期间,暂停家属探视,暂停院内老年人就医之外的离院外出。
2022-05-24
你的“养老焦虑”,政府能买多大的单?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伴随“十四五”养老规划的出台,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2022-05-24
“养老焦虑”解决之道:打出政策组合拳
中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重。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养老问题所带来的挑战愈发严峻。
2022-05-24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