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既要乡村能人,也要外来人才。《意见》坚持海纳百川的人才观,强调把培养本地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结合起来,探索相互促进的育才机制和引才制度。在培养本地人才方面,要坚持人人皆可成才、就地育才用才的理念,既要注重发挥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产业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等领头作用;又要最大限度地培养一大批乡村文艺演出队伍、农民画师、雕塑师等乡村文化能手;还要注重强化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培育和支持政策,建立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在引进外来人才方面,要坚持人才活水释放乡村活力的理念,既要坚持引得进,引导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企业家、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院校师生等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也要坚持用得好,为外来人才扎根农村、深耕乡村文化提供良好的配套政策与干事创业的环境。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既要资源下乡,也要精品进城。《意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观,强调畅通城乡要素流通,通过文化引领和产业带动,激发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活力。在资源下乡方面,改造传统农业农村离不开现代要素的导入,既要推动市场主体下乡,引导创意设计企业、平台、工作室及设计师向乡村拓展业务、落地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引入艺术机构,以市场化方式运营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艺术节展;也要鼓励文化创意下乡,鼓励音乐工作者、音乐企业、音乐院校、音乐类行业组织等深入乡村采风、展演和对接帮扶;还要引导规范资本下乡,鼓励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创新产品,为乡村文化和旅游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引导各类投资机构投资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在精品进城方面,既要鼓励乡村文化精品走向全国,推动农村文化节办到城里去,鼓励各地发掘乡村传统节庆、赛事和农事节气,因地制宜培育地方特色节庆会展活动;也要推动中国乡村文化走向世界,加大在国际舞台传播力度,讲好中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故事。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既要培育企业,也要打造品牌。《意见》坚持乡村文化品牌化思路,强调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企业、特色品牌,在品牌创新中保护农耕文明,在传承农耕文明中孕育品牌。在培育企业方面,乡村文化开发的短板是市场主体发育滞后,要支持培育和引进骨干文化企业,扶持乡村小微文化企业和工作室、个体创作者等发展,鼓励多元行业企业和社会资本通过投资乡村文化产业,形成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企业矩阵。在打造品牌方面,要着力解决小、散、乱问题,避免低水平同质化建设,要着眼于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特色乡镇、特色村落,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范例。未来一段时间,品牌建设重点是鼓励各地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塑造“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充分开发民间文化艺术研学游、体验游等产品和线路,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既要乡土神韵,也要现代潮流。《意见》坚持乡土神韵与现代潮流融合,既要讲究“土里土气”,避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又要讲究时尚潮流,推动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脱胎换骨、升级升华。在乡土神韵方面,要坚持形神兼备为导向,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把乡土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居住环境,重现田园风光和乡情乡愁。在现代潮流方面,既要彰显新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创作传播展现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文化产品和体验项目;也要突出新业态,充分运用动漫、游戏、数字艺术、知识服务、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视频等产业形态,挖掘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独具当地特色的主题形象;还要发展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音乐节、音乐会、音乐园区(基地)等特色项目,打造音乐主题特色文化乡村,以充分适应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既要政府引导,也要农民主体。《意见》强调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在政府引导方面,各地各级政府要强化引导、扶持和服务职能,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比如通过税收等财政政策促进资金和人才合理流动,对参与乡村文化产业建设的社会资本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等,做好引路人、护航者。在农民主体方面,突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发展农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鼓励各方力量广泛参与,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发掘、保护、激活和弘扬乡村文化,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已经在路上。当前,一批文旅创客快速发展,一批特色文化企业破土成长,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集链成群,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和力量。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文化引领、产业带动为乡村赋能,作者:王春超 胡拥军,来源:光明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204/t20220424_7844528.htm)
乡村振兴创新与金融政策研讨会在京召开
近日,乡村振兴创新与金融政策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加强政企学媒合作和互学互鉴,促进乡村振兴创新政策与金融支持更好结合,发挥各自政策性、专注性优势,引入更多优质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2-04-27
民政部:多措并举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
4月26日,在民政部举行的2022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前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
2022-04-28
强化政策保障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人社部多措并举保持就业总体稳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4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局势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从城镇新增就业看,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26%;
2022-04-29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