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大庆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张家文晒出一串数字:“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402万人,占比18.70%。”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加速,张家文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建议提出议案。
这份沉甸甸的议案首先“数说”了中国老年人口及养老现状。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比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二是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至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
老有所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牵系百姓民生的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张家文通过入户走访养老机构,到健康服务中心、社区调研等方式细致摸底调查,总结研判:随着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核心,家庭养老负担加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是中国养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张家文直言:经调研,县级敬老院普遍规模小、床位少,功能不全,服务能力有限;养老服务机构普遍规模小,大多系其他设施改建而成,部分养老机构消防和食品安全存在隐患;专业化服务人员缺少,专业化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针对解决问题的办法,张家文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强养老机构服务体系建设,其中包括加大公办养老机构资金投入力度,探索公建民营管理模式,加强监督管理,明晰权责关系。在互联网时代,张家文特别建议建设养老服务标准化、智慧化体系,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开创养老服务信息化、数据化、易监管的智慧化养老模式。
二是建议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建立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建设嵌入社区式养老设施,根据各社区地域特点和长者群的基本情况差异,因地制宜,深挖细作,开展符合当地特色的服务项目,再配合智慧养老服务体系进行管理。同时,改革完善涉老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
三是建议将医养结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医养结合协调机制,统筹布局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间的合作共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构建医养结合、康养结合、护养结合和家政服务体系。
四是建议建立健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等特殊地区养老服务公共财政长效投入机制,加大向特殊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对特殊地区养老服务事业预算投入比例,稳定增加对特殊地区养老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提高养老服务资金使用效率。
五是建议出台专业人才激励保障政策,支持各地把优秀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纳入急需紧缺和重点人才引进范围,在住房、落户、子女教育等方面依规享受相关优惠和补贴,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整体薪酬。依托现有培训网络,加强养老服务培训和继续教育,逐步完善覆盖中国的养老服务培训与继续教育网络。
未来几年,农村老人应该如何养老?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也愈发凸显。未来几年,在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方面,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2022-03-26
农村“遭遇”养老难,是子女不孝顺吗?
在中国农村,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着养老难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是子女不孝顺的问题,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22-03-26
南通:互助服务,让老人“家门口”幸福养老
“大姐,今天天气不错,等会吃完早饭,我推你出去走走。”海安五坝村农民集中安置区里,春色盎然。像往常一样,“一助一”邻里互助员夏登英准时来到景乃银老人家中。
2022-03-26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