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山西考察调研时对当地乡亲们说,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一个“离不开”,再次强调了在中国全面现代化中,农业农村的不可或缺。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已多次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早在2014年在江苏调研时就明确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如果单从现代化进程本身来看,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为什么说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与我们的国情农情密切相关。
离开农业农村,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完整。我国有14亿人口,即使将来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落下这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无疑是不完整的。更不用说,到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规划中,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等目标,农业农村都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农村现代化能否取得进展和突破,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进度和质量成色。
离开农业农村,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全面。在世界上,富裕是各国现代化追求的目标,而中国现代化追求的是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当然也包括农民的物质和精神都富裕。而在当前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还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农民的收入整体上依然低于城市居民,乡村的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还有很大缺口,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还不如城市。实现全面现代化目标,理应聚焦乡村发力,让农业农村现代化尽快赶上全国现代化的步伐。
离开农业农村,中国的现代化就不牢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在这方面,世界上是有前车之鉴的。一些拉美国家因为在现代化进程中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带来了乡村衰退的“乡村病”和城市贫民窟,甚至引发社会动荡,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使命也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命题就是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赢发展,坚决避免二元对立、两极分化。
刚刚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今年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只有把脱贫成果巩固好,同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才能让更多农民过上“旱涝保收、生活无忧、山清水秀、尊老爱幼”的现代化生活。眼下,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我们期待更多代表委员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言献策,发出更多乡村振兴“好声音”。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中国现代化为什么离不开农业农村?,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203/t20220303_7821494.htm)
技术人才储备是产业振兴的关键一招
中央提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十六字方针,其核心是产业振兴。理论上说,发展非农制造业是捷径,但按照效率原则,这些产业适合在城市聚集而不适合在农村分散布局。典型农区该如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这亟需在理论和实践上寻求破解。
2022-03-04
脱贫基础更稳固,乡村振兴开新局
过去一年,从中央到地方,政策不留白、工作不断档、投入不减少、机制不漏人,着力防返贫、强帮扶,兴产业、促就业,让脱贫基础更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面向未来,还须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2022-03-04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2022-03-07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