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村庄、生态文化三方面的建设内容。生态农业以及由此延伸的生态旅游业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村庄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物质家园,农村生态文化则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精神家园。
农业向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农民是农业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因此,要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载体是抓好生态农业。除了对生态农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外,还要抓好对农民的相关培训。
生态村庄要解决的是农民生活的物质家园。在生态村庄建设中,要坚持规划先行,把生活功能区、公共休闲区、畜牧饲养区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文化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文化概念,它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对生态生活方式的观念,生态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强化、持续优化的漫长过程。
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途径
发展生态产业,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各地农村的基本情况有所不同,但生态经济的总体特征是相同的,就是要因地因村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立足可持续发展。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在生态经济内容的选择上,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游则游。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或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或以专业村形式组团发展,或以集团引领模式多点开花。
农村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契合点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建设美丽乡村,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为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以生态立村为导向引导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由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有向农村转移的迹象,由此带来农村土地污染等诸多问题,因此,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短期经济效益和长期综合效益的选择。
二是以绿色经济为支撑培育发展生态产业。各地的农村应立足本村实际,围绕一个“农”字,坚持一个“生态”,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农家乐等产业。形成以清洁工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三是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有五:一抓环境保护,提高保障力;二抓环境整治,提高承载力;三抓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四抓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理念;五抓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提高群众参与率。
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纵观国内外各个地区乡村的发展史,很容易发现“先污染后治理”这一发展模式引发的后果是令人类无法承受的。为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能盲目的发展,应当在坚持生态发展的大前提下进行,生态文明对于乡村振兴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2022-02-23
以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领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这反映了中央对乡村价值的更加全面科学深刻的认识。乡村振兴是多维度的,而不是单向度的,它不止是在经济建设层面要振兴,在农村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要振兴。
2022-02-23
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在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为实现乡村绿色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2-02-23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