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多层次发力 优化农村养老服务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22-02-17
34297

  “不能让农村老年人八九十岁高龄还要自己劈柴做饭”一语,击中了农村养老的痛点和重点。无须讳言,随着大批农村青壮年以及一些身体健康的六十多岁“准老年人”进城务工经商,现在留守乡村的,许多是七八十岁、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这些老人以乡村为归依居家养老,他们在从事力所能及的农业劳作的同时,还需操持自己的衣食住行。由于年龄偏大,生活不便,尤其一日三餐不好料理:老人饭量小,做一顿往往要吃几天,营养和安全难以保障,“凑合着吃”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高龄老人“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白天听狗叫,夜晚闻鸡鸣”,有病无人照顾,有事缺人帮忙,孤独感严重,亟需采取有效举措,实实在在改变这部分老人的生存现状。

  需要加大农村社区综合公共服务覆盖率,加快发展农村餐饮、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支持相关企业在农村设置服务网点。近年来有不少媒体报道,由乡镇和村开办老年食堂、老年便民餐车等,免费或优惠向农村高龄及孤寡、残疾、空巢老人供应一日三餐,有的地方还将老年食堂办成了老人休闲、聊天、娱乐的地方。

  不过,许多农村老人自己劈柴做饭,也有“个性”原因:有人是囿于没有相应收入支撑,有的是因为农村缺乏燃气等清洁能源或消费不起,还有人自己动手解决吃饭问题是基于习惯,即便八九十岁仍喜欢自力更生。所以,不让“农村老年人八九十岁高龄还要自己劈柴做饭”,需要结合实际,在提高农村社区综合公共服务覆盖率的同时,要重视提高农村老人的现金收入,做好多层次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增加农村老人养老金数额等工作。

  相对而言,城里老人大多有养老金,生活条件较便利,农村老人的社会化养老保障确实是一块短板,需要采取实际举措,切实提升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相关部门、乡村组织要做好具体工作,加大财力和人力投入,加快制定出台更多举措,重视规范运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使农村老人物质生活有保障,精神生活不空虚,生活、就医、出行、娱乐等方面的具体困难都有人帮着解决,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衣食无忧地安享晚年。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多层次发力 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202/t20220216_7814775.htm)

上一篇冬奥催生乡村振兴新机遇

下一篇为什么保障初级产品供给是重大战略性问题?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