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我国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
中国人的饭碗怎样才能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呢?那就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农民,特别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如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又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柯炳生:新农人必须具备农业情怀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认为,作为新农人,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要求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不同凡俗的成绩。
首先,新农人必须具备农业情怀。他们愿意在农业领域拼搏吃苦,能够在同样的地域、同样的品种、同样的资源条件下,把原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起来,发挥更好的效应。
其次,新农人必须具备学习的能力。愿意去学习新技术,开拓新思想,并且愿意用自己所学,自己的经验去帮助更多的农人取得进步。
最后,新农人必须具备冒险的精神,必须能够持之以恒。“做农业不可能四平八稳,新农人要正确评估风险,有应对不可控风险的能力,不能看到赔了就退出,看到希望又一哄而上。”
柯炳生认为,寻找种植牛人、养殖牛人活动意义深远。这些新农人代表在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中付出了艰辛努力,他们的成功经历和专业经验,值得推广和宣传。
他建议主办方在寻找牛人时要“倾听牛人”,倾听他们的诉求,反映他们遇到的问题,如技术、政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困难,帮助他们更好地生产。
何新天:搭建好人才培养的平台
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表示,改革开放40年,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新农人功不可没。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为主,向广泛采用衣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现代农业已发展成为三产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
而农村人才青黄不接,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强等因素正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只有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这几年,农村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回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大学毕业者,也不乏已在城市站稳脚跟的人,他们终将成为新农人的中坚力量。”
在培养新农人方面,何新天认为,协会是一个连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桥梁,可以为农民搭建政策宣讲、技术传播和产业发展的交流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优秀人物站到前台,树立行业发展的标杆。
企业家:愿意助力培养新农人
企业应当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为农业发展提供安全高效的产品,持续为农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我们在全国各地建设了不少‘科技小院’,就是想为客户和农民提供零距离保姆式的服务。”
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王建华表示,未来公司将致力于培养更多的新农人。“现代农业要求提高生产力,提高科技含量,在这方面,我国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提高。当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大势所趋,要想成为新农人,就必须掌握这些技能。”
2017年,我国雌性母猪的PSY平均水平18头,这一数值虽然较前些年有所提高,但较欧洲的26头还有较大差距。“这也就意味着,同样养一头能繁母猪,我国要比欧洲少产8头商品猪。
目前,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00万头,如果每头都能多提供8头商品猪,那我国至少可以少养1000万头母猪,节约1000万吨粮食,减排几千万吨,这对降低畜牧业环保压力,建设美丽乡村都有重大意义。”要实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龙头企业带头,更需要千千万万的新农人来接力。
他认为,培训新农人是时代赋予龙头企业的历史使命。“由于能繁母猪的养殖需要较高的技术,养殖户为了防止损失大部分以养殖育肥猪为主,这样的话就很难在养殖行业站稳脚跟,也难以打造可以传承的家业。
我国的农民勤奋好学,为什么不能教会他们养殖能繁母猪呢?”为此,集团联合人工智能,想要向农民传授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也让农民用上大数据养殖,享受现代化养殖的便捷和乐趣。
教育部为中西部农村免费培养6.3万余名定向本科医学生
教育部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累计培养已达6.3万余人。
2022-01-04
农业机械分类培训班成功举办
为推动新版《农业机械分类》标准全面实施应用,全国农机标委会农机化分会于近日通过视频方式,举办了农业行业标准《农业机械分类》培训班。全国农机标委会农机化分会主任委员、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党委书记刘旭出席培训班并讲话。
2022-01-06
脱贫人口2021年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25万元
记者近日从国家乡村振兴局获悉:2021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据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监测数据,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人均纯收入预计超过1.25万元,
2022-01-12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