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存在差距,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区域之间。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并从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形成了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板块”为基础,多个“重点区域战略”为支撑的区域发展战略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相关区域规划不断走细走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也进一步清晰。
但也要看到,部分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趋势,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还有待完善提升。针对上述问题,决策层持续加码跨区域协调政策支持,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等,逐步扭转并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事实上,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我国区域政策的内在逻辑已发生变化,区域政策也逐步从“促进富裕”向“带动后富”“协调兼顾”转变。与之相对应的区域发展政策引导也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更加注重公平”。这意味着,弥合区域发展差距仍将是未来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方面,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等为重点,推动区域优势互补与错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以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强化地区比较优势,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在支持相对富裕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引导其积极参与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带动工作,加快形成协同联动、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新布局,以更平衡、更充分的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
当然,考虑到各地在资源禀赋、区域条件、发展基础等方面的不同,推动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也将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可能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老问题、新矛盾。对此,除了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还要注意政策发力适度靠前,通过预调微调让相关区域政策更精准有效。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12/t20211217_7793794.htm)
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路在何方?
人们所期待的乡村旅游,应是有“烟火气”,有真实乡土生活沉浸感的,也应是有新鲜感、有生气的。只有根植于“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等特色、差异与多样,乡村旅游才更有看头和吸引力。只有激发起当地人参与乡村旅游建设与经营的积极性,保护好村民分享利益的权利,乡村旅游的发展才更原汁原味、更顺畅有活力、更长远有后劲。
2021-12-23
现代农业智能转型,新农人引得回留得住
我国农业劳力占比由1991年的60%下降到2018年的26%,已经低于世界平均值;叠加城市化进程对周边区域劳动力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用工成本高,甚至无人可用的局面。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成本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几乎所有农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占比超过 50%。如何吸引更多人回乡,以及农业生产方式如何现代化转型成为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1-12-24
做好低碳消费这篇大文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2021-12-24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